Cilium 官方文档翻译(7) IPAM Kubernetes Host模式

本文介绍ciliumIPAM如何通过kuberneteshost-scope模式与Kubernetes集成,详细解释了通过v1.Node对象及注释配置IP地址的过程,并提供了ConfigMap与Helm配置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Kubernetes Host Scope

cilium IPAM的kubernetes host-scope模式通过选项ipam: kubernetes开启,将集群IP地址分配委托给每个独立的节点,并在每个kubernetes node的podCIDR范围内分配IP地址。
image.png

这种模式下,cilium agent会等待kubernetes的v1.Node对象通过以下任意一种办法告知podCIDR的地址族范围后后再完成启动:

1. 通过 v1.Node的资源域

描述
spec.podCIDRsIPv4 and/or IPv6 PodCIDR 范围
spec.podCIDRIPv4 or IPv6 PodCIDR 范围

**kube-controler-manager 的 **--allocate-node-cidrs选项用于告诉kubernetes 为PodCIDR准备的地址范围。

2. 通过v1.Nodeannotation

Annotation描述
io.cilium.network.ipv4-pod-cidrIPv4 PodCIDR 范围
io.cilium.network.ipv6-pod-cidrIPv6 PodCIDR 范围
io.cilium.network.ipv4-cilium-hostIPv4 address of the cilium host interface
io.cilium.network.ipv6-cilium-hostIPv6 address of the cilium host interface
io.cilium.network.ipv4-health-ipIPv4 address of the cilium-health endpoint
io.cilium.network.ipv6-health-ipIPv6 address of the cilium-health endpoint

基于注释的机制主要与不支持spec.podCIDRs但支持IPv4和IPv6的旧版本Kubernetes结合使用。

配置

下面两种方式用于配置kubernetes host-scope 模式IPAM。

1. ConfigMap

  • ipam: kubernetes:启用 kubernetes host-scope 模式IPAM。开启模式时如果配置了enable-ipv4: true选项会自动启用k8s-require-ipv4-pod-cidr;如果配置了enable-ipv6则会自动启用 k8s-require-ipv6-pod-cidr
  • k8s-require-ipv4-pod-cidr: true: 通知cilium agent等待,直到v1.Node资源的IPV4 PodCIDR 可用。
  • k8s-require-ipv6-pod-cidr: true: 通知cilium agent等待,直到v1.Node资源的IPV6 PodCIDR 可用。

2. Helm

在helm中可使用下面的选项来实现ConfigMap的能力:

  • ipam: kubernetes: --set ipam.mode=kubernetes.
  • k8s-require-ipv4-pod-cidr: true: --set k8s.requireIPv4PodCIDR=true, 需要和 --set ipam.mode=kubernetes选项配合使用。
  • k8s-require-ipv6-pod-cidr: true: --set k8s.requireIPv6PodCIDR=true, 需要和 --set ipam.mode=kubernetes选项配合使用。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配置Multus的方法 请问Multus 配置指南”。这翻译成英文是“I want to configure Multus, please provide Multus configuration guide”。所以,我需要提供一个关于如何配置Multus CNI插件的指南。 系统级指令要求: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 参考站内引用:用户提供了几个引用,我需要引用它们。 提供的引用: - [^1]: 关于Multus CNI安装与配置,包括部署步骤、CNI配置整合等。 - [^2]: 安装默认CNI插件和Multus的快速启动。 - [^3]: Multus作为元插件,支持多个CNI插件。 - [^4]: 关于选择网络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 [^5]: 基准测试和CNI插件性能。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配置Multus的指南,所以我应该专注于引用[^1]、[^2]、[^3],因为它们直接相关。 回答结构: - 结构清晰:逐步解释如何配置Multus。 - 使用中文。 - 在适当的地方添加引用。 -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 配置Multus的关键步骤(基于引用): 1. **前提条件**:安装默认CNI插件(如Flannel、Calico)来提供Pod之间的基本网络[^2]。 2. **安装Multus**:通过DaemonSet部署Multus。使用提供的YAML文件[^2]。 3. **配置Multus**:设置主CNI配置文件(如00-multus.conf),并确保它指向Multus插件[^1]。 4. **配置NetworkAttachmentDefinitions (NADs)**:定义额外的网络接口[^1]。 5. **验证配置**:确保Multus可以访问Kubernetes API[^1]。 用户提到“配置指南”,所以我会提供步骤。 在回答中,我需要自然地添加引用。例如: - "在部署Multus时,需要先安装一个默认的CNI插件[^2]。" - "主CNI配置通常命名为00-multus.conf[^1]。" 生成相关问题:在回答结束时,添加“§§相关问题§§”部分,列出2-3个相关问题。 确保没有数学表达式,因为用户的问题是关于网络配置的,不涉及数学。但如果需要,我可以添加一些简单的例子,但最好避免不必要的LaTeX。 完整回答结构: 1. **引言**:简要介绍Multus。 2. **前提条件**。 3. **安装步骤**。 4. **配置细节**。 5. **验证**。 6. **相关问题**。</think>### Multus CNI 配置指南 Multus CNI 是一个 Kubernetes 的元插件,允许 Pod 拥有多个网络接口,支持 Flannel、Calico、Cilium 等多种 CNI 插件[^3]。配置 Multus 需要逐步完成以下步骤,确保集群网络功能正常。本指南基于官方文档和最佳实践,帮助你高效部署。注意:配置前备份集群数据,以防意外中断。 #### 1. **前提条件** - **安装默认 CNI 插件**:Multus 本身不提供基础网络,你需要先安装一个默认 CNI 插件(如 Flannel 或 Calico)来处理 Pod 之间的基本通信。这避免集群网络中断[^2]。 - 示例:使用 Flannel 安装: ```bash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 - 验证:运行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检查默认 CNI 插件是否正常运行。 - **确保 Kubernetes 集群健康**:节点状态应为 Ready,API 服务器可访问。避免在维护时段操作,以减少服务停机风险[^4]。 #### 2. **安装 Multus** Multus 通常通过 DaemonSet 部署到所有节点,确保每节点都有 Multus 代理。 - **下载并应用部署 YAML**:使用官方提供的 DaemonSet 文件快速安装。 - 示例命令: ```bash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k8snetworkplumbingwg/multus-cni/master/deployments/multus-daemonset-thick.yml ``` 此命令会创建 DaemonSet,自动部署 Multus 到集群[^2][^3]。 - **验证安装**:检查 DaemonSet 状态: ```bash kubectl get daemonset -n kube-system | grep multus ``` 输出应显示所有节点上都有 Running Pod。 #### 3. **配置 Multus** 核心是设置 Multus 的主配置文件,并定义额外网络接口(通过 NetworkAttachmentDefinitions)。 - **创建主 CNI 配置文件**:Multus 需要在每个节点的 `/etc/cni/net.d` 目录下生成配置文件(如 `00-multus.conf`)。此文件指向 Multus 插件路径。 - 示例配置文件内容(手动创建或自动生成): ```json { "name": "multus-cni-network", "type": "multus", "kubeconfig": "/etc/cni/net.d/multus.d/multus.kubeconfig", "delegates": [ { "name": "default-network", "cniVersion": "0.3.1", "plugins": [ { "type": "flannel", // 替换为你的默认 CNI 类型,如 calico 或 weave "delegate": { "isDefaultGateway": true } } ] } ] } ``` 此配置指定 Multus 作为主插件,并委托默认 CNI 处理基础网络[^1][^3]。 - **放置配置文件**:登录到每个节点,将文件保存为 `/etc/cni/net.d/00-multus.conf`。或使用 Kubernetes ConfigMap 自动分发。 - **配置 Kubernetes API 访问**:Multus 需要访问 API 服务器以管理 NetworkAttachmentDefinitions (NADs)。 - 创建 API 凭据文件: ```bash kubectl create serviceaccount multus -n kube-system kubectl create clusterrolebinding multus-binding --clusterrole=cluster-admin --serviceaccount=kube-system:multus ``` - 生成 kubeconfig 文件并放置到 `/etc/cni/net.d/multus.d/multus.kubeconfig`(DaemonSet 通常自动处理此步骤)[^1]。 - **定义额外网络接口 (NADs)**:创建 NetworkAttachmentDefinitions 资源,为 Pod 添加多网络支持。 - 示例 YAML(保存为 `extra-network.yaml`): ```yaml apiVersion: k8s.cni.cncf.io/v1 kind: NetworkAttachmentDefinition metadata: name: macvlan-network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fig: '{ "cniVersion": "0.3.1", "type": "macvlan", "master": "eth0", "mode": "bridge", "ipam": { "type": "host-local", "subnet": "192.168.1.0/24", "rangeStart": "192.168.1.100", "rangeEnd": "192.168.1.200" } }' ``` 应用此配置: ```bash kubectl apply -f extra-network.yaml ``` 这定义了一个基于 macvlan 的额外网络,Pod 可以通过注解引用它[^1][^3]。 #### 4. **验证配置** - **测试多网络 Pod**:创建一个 Pod 使用额外网络。 - 示例 Pod YAML: ```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pod annotations: k8s.v1.cni.cncf.io/networks: macvlan-network // 引用 NAD spec: containers: - name: test-container image: nginx ``` 应用后,检查 Pod 网络接口: ```bash kubectl exec test-pod -- ip a ``` 输出应显示多个接口(如 eth0 和 net1)。 - **检查日志**:查看 Multus Pod 日志: ```bash kubectl logs -l app=multus -n kube-system ``` 确保无错误,如 API 访问问题或配置错误。 - **性能考虑**:基准测试显示,CNI 插件性能受配置影响,建议微调网络参数(如 MTU 或 IPAM 范围)以优化延迟和吞吐量[^5]。 #### 常见问题解决 - **配置错误**:如果 Pod 无法启动,检查 `/etc/cni/net.d/` 下的配置文件语法(使用 `jq` 验证 JSON)。 - **API 访问失败**:确保 ServiceAccount 权限正确,kubeconfig 文件路径无误[^1]。 - **网络冲突**:避免子网重叠,使用工具如 `ipcalc` 验证 IP 范围。 通过以上步骤,你已成功配置 Multus,实现 Pod 多网络功能。如果需要更详细示例,参考 [Multus 官方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k8snetworkplumbingwg/multus-cni)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