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栈(stack)详解

C++栈(stack)详解

一、引言

在编程和算法设计中,栈(Stack)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数据结构。栈遵循后进先出(LIFO, Last In First Out)的原则,即最后一个被添加到栈中的元素总是第一个被移除。本文将详细介绍栈的基本概念、操作以及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二、栈的基本概念

栈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栈只允许在一端(称为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栈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栈。栈的插入操作通常被称为“压栈”(push),而删除操作则被称为“弹栈”(po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栈的基本操作

压栈(push):在栈顶添加一个新元素。如果栈已满,则无法进行压栈操作。
弹栈(pop):移除栈顶的元素,并返回该元素的值。如果栈为空,则无法进行弹栈操作。
查看栈顶(peek):返回栈顶元素的值,但不移除该元素。如果栈为空,则无法进行查看栈顶操作。
判断栈是否为空(isEmpty):检查栈中是否包含任何元素。
获取栈的大小(size):返回栈中元素的数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片解释:

  1. 图1是一个初始的栈,含有元素 1   7   2 1\space7\space2 1 7 2
  2. 图2在栈顶插入了元素 8 8 8,(注意是在栈顶插入,不能在栈尾插入)
  3. 图3在栈顶插入了元素 2 2 2
  4. 图4(第二行最右边)在栈顶删除了元素 2 2 2,这时栈顶为 8 8 8,
  5. 图5在栈顶删除了元素 8 8 8,这时栈顶为 1 1 1,
  6. 图6在栈顶删除了元素 1 1 1,这时栈顶为 7 7 7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栈的结构类似于将要洗的衣服叠在一起,后放上衣服堆的衣服(相当于入栈)会被先洗(后进先出),洗完以后就拿走晾干(相当于出栈)。

四、栈的实现方式

栈可以用数组或链表来实现。使用数组实现的栈在性能上通常优于链表,因为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的,访问速度快。然而,数组实现的栈在大小上通常是固定的,如果栈的大小超过数组的容量,就需要进行扩容操作,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

链表实现的栈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但是,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并不是连续的,因此访问速度可能会慢一些。

(1) 数组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except>  
  
class Stack {
     
private:  
    int top; // 栈顶指针  
    unsigned capacity; // 栈的最大容量  
    int* array; // 指向数组的指针  
  
    // 辅助函数,用于检查栈是否已满  
    bool isFull() const {
     
        return top == capacity - 1;  
    }  
  
    // 辅助函数,用于检查栈是否为空  
    bool isEmpty() const {
     
        return top == -1;  
    }  
  
public:  
    // 构造函数  
    Stack(unsigned capacity) {
     
        this->capacity = capacity;  
        top = -1;  
        array = new int[capacity];  
    }  
  
    // 析构函数  
    ~Stack() {
     
        delete[] array;  
    }  
  
    // 入栈操作  
    void push(int value) {
     
        if (isFull()) {
     
            throw std::out_of_range("Stack is ful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