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计算中的心理学、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
1. 情感的社交沟通功能
在社交互动中,情感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我们朝着特定社交目标前进时,负面情绪可作为错误信号,激励我们调整决策和行动策略;而积极情绪则可作为奖励信号和社交激励。以下详细探讨情感在几个关键社交方面的作用。
1.1 共情
共情是近年来情感计算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人际情感现象。不同研究对共情有着多种定义,但其核心是两人情感之间的匹配关系。
从功能上看,共情有助于形成共享表征、促进参与以及模拟他人的主观体验,对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至关重要。例如,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的共情是治疗质量和积极结果的关键标志;相反,缺乏共情是一些社交厌恶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
从认知科学角度,共情可分为自动过程(情感感染)和受控过程(共情理解)。自动过程在人类早期发展,且在许多动物中也存在;受控过程发展较晚,可能是人类独有的。共情是一种通过镜像神经元实现、通过社交互动构建的联想学习过程,新的经历可增强或打破已有的匹配关系。
从社会科学角度,共情能促进有益的人际关系、亲社会行为和社会正义,但也可能导致偏见和偏袒。
除了共情,情感感染也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匹配。情感感染是指自动模仿和同步他人的表情、发声、姿势和动作,从而在情感上趋同。与共情相比,它更关注人际沟通中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趋同,即“夹带”现象。在协作问题解决中,对话双方情感表达行为模式的共现可预测融洽程度;在教育场景中,“夹带”是更好学习成果和相互理解的指标。在情感系统中,共情和“夹带”既是互动策略,也是用户行为的指标。
1.2 社会智力与社会情感能力
成功进行社交互动的能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