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密钥密码学中的加密哈希函数详解
1. 对称密钥密码学基础
对称密钥密码学中,存在一类伪随机函数族 $(F_k) {k∈K}$,其安全性体现在没有高效算法能区分从 $(F_k) {k∈K}$ 中随机选取的元素和从所有置换集合中随机选取的元素。此外,还有类似输出反馈模式的 XOR 方案,其安全性也依赖于底层伪随机函数族的安全性。
2. 加密哈希函数概述
加密哈希函数,如 SHA - 1 或 MD5,在密码学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包括:
- 在数字签名方案中,先对消息进行哈希处理,然后对哈希值 $h(m)$ 签名,而非对原始消息 $m$ 签名。
- 用于检查公钥的完整性。
- 生成伪随机比特串。
- 与密钥结合使用时,可作为消息认证码(MAC),用于像 SSL 和 IPSec 等协议中检查消息完整性和认证发送方。
数学上,哈希函数是一个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字符串(消息)映射为固定长度 $n$ 比特字符串的函数,即 $h : {0, 1}^* → {0, 1}^n$,$m → h(m)$。输出长度 $n$ 通常在 128 到 512 比特之间,例如 MD5 的输出长度为 128 比特,SHA - 1 为 160 比特。
哈希函数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哈希值 $h(m)$ 易于计算,以便在硬件和软件中实现。
3. 哈希函数的安全要求
3.1 单向性
加密哈希函数必须是单向函数,即给定一个值 $y ∈ {0, 1}^n$,在计算上不可能找到一个 $m$ 使得 $h(m) = y$。例如,在操作系统中存储用户密码时,不直接存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