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检索中不同描述符与分类器的评估
1. 图像检索概述
图像检索是从图像数据集中搜索和提取图像的技术。随着互联网上存储的图像日益增多,开发能处理海量图像并确保高精度的图像检索方法变得十分必要。该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明确步骤:图像描述和检索方法。
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致力于基于不同特征(如纹理、颜色和形状)的图像描述和检索方法。部分方法会结合多种特征,如Zakariya等人提出的将纹理、颜色和形状特征按不同权重组合的图像检索方法,在检索过程中使用简单的k近邻算法,并考虑不同的k值;Zhang等人提出的基于形状和纹理水印的检索系统,展示了在彩色图像数据集中组合不同特征的优势。
然而,存在许多仅基于对象轮廓的数据集,因此寻找能独立实现良好性能的形状描述符至关重要。一些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方法被提出用于形状图像检索,还有其他形状描述符方法也取得了有前景的结果,如ICA Zernike矩、基于小波的形状特征等。
在图像检索系统中,基于近邻的方法被广泛使用,并且有很多对经典k近邻方法的改进。
2. 形状描述方法
2.1 CPDH方法
原始的轮廓点分布直方图(CPDH)方法由Shu等人提出。具体步骤如下:
1. 获取轮廓点 :使用标准Canny算子检测对象边界,获取图像轮廓在极坐标下的点。
2. 设置原点 :将提取点的质心设为原点。
3. 划分区域 :构建最小外接圆,使用同心圆周和等间隔角度将该圆定义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区间。
4.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