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使用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6.0
实验得分:8.7/10
实验内容
a) 根据下图的拓扑结构配置基本VLAN

b) 根据下图的拓扑结构配置支持三层交换的VLAN

实验步骤
a.1配置终端IP
如图要求所示配置终端IP,双击PC,选择deskop->ip configuration进入配置页面,ip配置为:
|
PC0 |
PC1 |
PC2 |
PC3 |
PC4 |
PC5 |
PC6 |
|
192.168.0.1 |
192.168.0.2 |
192.168.2.1 |
192.168.1.1 |
192.168.1.2 |
192.168.2.2 |
192.168.2.3 |
a.2将PC和交换机连接起来
实际搭建过程中PC机按VLAN顺序放置
a.3配置交换机VLAN
点击交换机,点击CLI,回车进入命令行模式,输入enable进入特权模式,输入config t进入全局模式,输入命令vlan 10,创建vlan,再输入name VLAN10,将此vlan命名为VLAN10,命名完成后exit。同理创建VLAN20,VLAN30

在config界面中,选择对应的接口(f0/1-24),点击选择对应的VLAN,完成配置,将鼠标放置在交换机上,展示配置情况如图

a.4检测连通情况(测试结果)

进入PC0(IP:192.168.0.1)命令行中,ping PC1(IP:192.168.0.2),可以ping通,ping PC5(IP:192.168.2.2),由于不在同一VLAN下,所以无法ping通
b.1按照图示连线,配置终端IP和网关

|
PC0 |
PC1 |
PC2 |
PC3 | |
|
ip |
192.168.1.2 |
192.168.2.2 |
192.168.1.3 |
192.168.2.3 |
|
网关 |
192.168.1.1 |
192.168.2.1 |
192.168.1.1 |
192.168.2.1 |
b.2配置二层交换机
创建vlan,并命名VLAN10,VLAN20,将PC0和PC2划到VLAN10中,PC1和PC3划到VLAN20中,操作方法同a实验
设置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的接口为trunk模式,并打开该接口(勾选on)

b.3配置三层交换机
将与二层交换机的接口改为trunk模式并启用即可

b.4检查连通情况(测试结果)

在PC0中pingPC3,可以ping通,第一个包丢失的原因是因为首次ping,之后的ping过程则恢复正常,PC0中pingPC1与此效果相同
本文详细描述了在CiscoPacketTracer6.0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涉及基本VLAN配置、三层交换的配置以及连通性测试。通过配置终端IP、划分VLAN、交换机接口设置,确保不同VLAN间的通信和连通性。
27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