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鹏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以流畅自然的“猫步”惊艳科技圈,其动作拟人程度之高甚至引发“是否藏有真人”的热议。无独有偶,特斯拉Optimus在进博会的亮相同样备受关注,马斯克坦言开发人类手部结构是“极其艰难的工程挑战”。这两大科技巨头的实践揭示了一个共同趋势: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场景,而动作的拟人化程度已成为衡量其技术成熟度的关键指标。
要让机器人实现自然流畅的动作,离不开海量高质量训练数据的支撑。在具身智能训练中,动捕技术主要发挥两大作用:一是通过“遥操作”模式,让操作员穿戴设备直接控制机器人,采集真实环境下的高质量动作数据;二是将真人动作重定向至仿真平台中的虚拟机器人,低成本生成多样化训练样本,有效解决“仿真到现实”的转换偏差问题。
1. VDSuit-full全身惯性动捕设备:集成27个高精度IMU传感器,具备低延迟、高稳定性特点,可精准捕捉全身运动数据,配套专业软件支持实时数据导出与格式转换,满足机器人强化学习与遥操作需求。
2. mHand Pro动捕手套:专为精细操作设计,可完整捕捉手指弯曲、抓取等细微动作,为灵巧手训练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该两款设备均打通了从真人动捕数据-仿真平台驱动的数据映射路径,实现从真人动作到机器人模型的完整数据链路,其中:
- 兼容MuJoCo、RViz、Isaac Sim等仿真环境
- 支持宇树G1机器人(23/29自由度等版本)动作重定向
- 实现宇树Dex3-1灵巧手、因时DFQ/FTP灵巧手的精准映射
通过这套方案,研发团队可在仿真环境中快速验证动作算法,大幅降低实机训练成本与风险。
随着人形机器人向商业服务、工业制造等场景加速落地,高质量动作数据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高精度惯性动捕设备与完善的仿真支持方案,可为机器人训练提供一条高效、低成本的数据采集路径,助力研发团队突破“行为智能”的训练瓶颈,推动人形机器人早日实现真正的拟人化运动与操作能力。
15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