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瀑布模型
又称生命周期法、预测型、计划驱动
,是结构化方法
中最常用的开发模型,本质是“一次通过
”。
一般将软件开发分为:
定义阶段
可行性分析(计划)、需求分析
开发阶段:
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包括单元测试)、测试
维护阶段
运行维护
上一活动的输出作为当前活动的输入,完成当前活动后,进行评审,通过则进行下一活动,否则返回之前。
适用:
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
开发团队比较弱的情况;
有厚实的行业实践基础;
整批一次性交付有利于干系人。
2、螺旋模型
是一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将瀑布型
和快速原型模型
结合起来,强调
了其他模型忽视的风险分析
,适用
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风险大
的项目。
整个开发过程是迭代和风险驱动的,通过将瀑布模型的多个阶段转化到多个迭代过程中(过程迭代型
),以减少项目的风险。
每次迭代都包含了四个步骤: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3、迭代模型
在迭代式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包括
不同比例的所有活动
。
重复的循环
,属于“完整型迭代
”
适用于:不能完整定义
产品的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