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程师必看:检索增强生成在智能问答系统中的实战
——从原理到落地的全流程指南
关键词
检索增强生成(RAG)、智能问答系统、向量数据库、嵌入模型、生成模型、上下文增强、知识 grounding
摘要
大语言模型(LLM)的出现让智能问答系统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幻觉”(生成虚假信息)、“知识过时”(无法更新最新内容)等问题始终困扰着AI工程师。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 作为一种“大模型+外部知识”的融合框架,通过“先检索、再生成”的逻辑,完美解决了这些痛点。本文将从原理拆解、技术实现、实战案例三个维度,为AI工程师提供一份可落地的RAG实战指南,帮你构建“准确、可靠、可解释”的智能问答系统。
一、背景介绍:为什么需要RAG?
1. 大模型的“致命缺陷”
当我们用ChatGPT或Llama回答专业问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 幻觉问题:比如问“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谁?”,大模型可能会编造一个不存在的名字(因为它的训练数据截止到2023年);
- 知识过时:比如问“最新的Python 3.12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