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背景介绍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最早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于2005年提出。它是由互联网、文本、图像等多种源头信息汇总而成,用来表示现实世界各种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赋予其语义理解能力。它可以将复杂的信息结构映射到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中,提供智能搜索和决策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知识图谱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知识图谱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如广告推荐、基于领域的查询、情感分析、个性化聊天机器人、问答系统、虚拟助手等。本文主要讨论知识图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理论和应用,即如何构建和使用知识图谱。
2.核心概念与联系
2.1 实体与关系
知识图谱中包含两种基本元素:实体(entity)和关系(relationship)。实体代表现实世界中的某类事物或实体,如电影、歌曲、组织机构、人物等;关系则代表这些实体间的联系,如导演、编剧、作者、主持人、制片人、演员等。实体和关系共同组成了一个网络状的结构,称之为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
知识图谱中实体的命名规则通常要求:
- 中文名、外文名以及别名
- 唯一标识符,如URI
- 来源(如果存在)
- 描述
知识图谱中关系的命名规则通常要求:
- 唯一标识符
- 源实体与目标实体之间关系类型
- 来源(如果存在)
-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