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是近几年火热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它可以将无标签的数据转换成合乎真实分布的假样本。一般来说,GAN模型由两个网络组成:生成器G和判别器D。G是用于生成数据的神经网络,它的任务是通过生成模型能够生成尽可能逼真的图片,即所谓的“生成”;而D是一个二分类器,它的任务是区分真实数据和伪造数据之间的差异。D和G通过博弈的方式进行训练,使得D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的判断者并欺骗G,最终使得生成的假样本能够被D认为是真实的样本。
在这篇教程中,我会教您如何利用PyTorch构建一个GAN模型,以及如何使用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训练这个GAN模型,并可视化生成的样本。除此之外,我还会提供一些关于GAN模型的优缺点、应用领域、代码实现的细节等相关知识。
本文为系列教程第一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GAN概述及基本概念介绍
- GAN的训练过程详解
- 用PyTorch实现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的GAN模型
- 可视化生成的MNIST手写数字样本
希望能帮助到各位读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作者交流。如果喜欢或者感觉文章对您有所启发,记得点赞或转发哦!
2.基本概念术语说明
-
对抗训练
在GAN的训练过程中,存在两个神经网络,即生成器和判别器。它们之间互相竞争,并且都尝试模仿真实数据生成假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对抗训练,即相互博弈达到一种平衡。 -
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