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1 AI在司法中的作用
为了推动中国公平司法体系建设,构建更具公信力、公平性和效率的制度环境,2019年,中央高级法律事务所副所长陆慧明发表了“构建全国免费法治中国”的论述,提出要用制度化的法律手段建立起世界最公平的司法制度。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应用已逐步成为解决司法问题的利器,尤其是在判决难、判决迟、辩护不力等法律问题上,AI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1 司法公正性的定义
司法公正性指法官依据法律和裁判所提供的证据实事求是地审理案件,能够准确、完整、正确地作出判决,并为被告主张和行为提供公正裁决。司法公正性是衡量一个司法机关是否达到最高程度公正与正义的主要评价标准。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方法已无法完全解决司法问题,甚至出现严重滞后现象。AI可以帮助法官更快、更准确、更可靠地进行法律调查、识别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等方面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将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不同文化的人士纳入司法管辖范围,使得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和移民地区被同等对待。
1.2.2 当前AI技术的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场景、特点和任务的要求差异较大,AI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判决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缺乏客观标准;对于低级别权力机构的法律规则无法自动转换为AI模式,导致其判决结果可能存在偏向;同时,对个别“歧视”事件的识别能力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