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卡 或者SD卡封装,带自谈的
SD卡介绍
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覆写保护开关
在SD卡的右面通常有一个开关,即是覆写保护开关,当覆写保护开关拨下时,SD卡将受到覆写保护,资料只能阅读。当覆写保护开关在上面位置,便可以覆写资料。由于这保护开关是选择性的,有些品牌的SD卡没有此保护掣。
驱动模式
SD卡有两种驱动模式:SPI模式与SDIO模式。它们所使用的接口信号是不同的。在SPI模式下,只会用到SD卡的4根信号线,即CS、DI、SCLK与DO(分别是SD卡的片选、数据输入、时钟与数据输出)。
传输模式
SD卡共支持三种传输模式:SPI模式(独立序列输入和序列输出),1位SD模式(独立指令和数据通道,独有的传输格式), 4位SD模式(使用额外的针脚以及某些重新设置的针脚。支持四位宽的并行传输)。
(1) SD卡的引脚定义:及内部结构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虽然标准SD卡是九脚,但原理图是SD卡座不是SD卡!!,所以原理图中一般都是11脚或更多。
一般10脚是检测卡是否插入,11脚是卡写保护的检测,再有其它引脚就是用于固定卡座的脚了,其实简单应用这两个脚都可以不要管的,这就是为什么SD卡原理图中的引脚版本不同引脚数目也不同了。
SDIO连接模式
SPI连接模式
注:S:电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