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思维

计算机思维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面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对应,中观层面对资源的调度与优化,微观层面对信息的组织和利用。递归是计算机科学的精髓,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层次分解和结构化设计。掌握计算机思维还需理解等价性原则和模块化原则。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计算机思维是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学科理论和技能的过程中,所体验和获得的思想方法和做事方法。
它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宏观层面,包括对“可计算”这个思想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将虚拟世界处理问题的方法变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计算机思维需要你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找到计算机的解决策略。
无论是 Google 让计算机下围棋,还是实现计算机开车,都首先要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虚拟世界的问题对应。《数学之美》一书中讲的内容,都在这个层面。
接下来是“中观”层面,“中观”这个词是史元春教授发明的。要理解中观,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任何操作系统都要求按照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和可使用的资源,设计出调配资源、让计算机各部分协同工作的方法,并且对于各种任务进行整体优化。一个好的操作系统,不是做某一件事特别好,而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体上让人感觉特别流畅,比如苹果的操作系统就是如此。
接下来,举一个比较学术化的例子,就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递归原理。它将大事分解、从小事做起,步步干净利落、自顶向下设计,再自下而上回归,非常具有美感。
为了便于你理解递归,我不妨举这样一个例子。如果想管理好一个公司该怎么做?这家公司的 CEO 只要管理好手下几个副总裁就可以了。
那么副总裁该怎么做?只要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好自己事业部下面几个总监就可以了,类似地,总监管理好经理,经理管理好一线员工。CEO 不必操心怎样管每一个员工。我个人也觉得,递归是计算机科学的精髓所在。
第三个层面是微观。这才涉及到具体技能,但还不是简单的编程等技能,而是这样几个方面:
a)设计出计算机内部整理和查找信息的技能(addressing)。
计算机内外的各种资源都要合理地编号存储,然后根据编号来访问,要有合理的编号方案,以及与其配合的高效率访问算法,这是实现计算机各种应用好坏的关键。在生活中,它等同于我们处理各种事情的条理性。
b)缓存。凡事要留有余量,很多时候要预先准备好数据和程序,这就是缓存。这样当大事当前时,能有所准备,有空间回旋。
至于编好程序,这是计算机从业者所必需掌握的,属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