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 “不越界的智慧” 相关合辑。
略作重排,如有内容异常,请看原文。
不介入他人因果:成年人的边界智慧
“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这句质朴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人际交往与自我成长的智慧,从社会学、心理学到哲学层面,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际关系与实现自我救赎的钥匙。
一、因果独立:每个人都是命运舞台的主角
在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中,每个人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着独特角色,拥有专属的因果轨迹。个体的选择决定行为,行为导向结果,结果又影响新的选择,形成因果链条。这种因果独立性是人际边界的基石。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也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他人的课题无论多么不合常理,都只能由其本人直面与攻克,外人的强行介入是对他人专属舞台的无理践踏。
从哲学视角来看,尊重因果独立性是对“存在即合理”命题的诠释。每个人的成长背景、认知水平不同,形成的“信念体系”也各具特色。试图用自己的信念去矫正他人的信念,是一种“认知霸权”,无法达成共识,反而会引发冲突。每个人的因果网络如同大树的根系,只能由自己精心呵护与勇敢承担,旁人无法替代,也不应干涉。
二、介入困境:善意背后的荆棘丛
许多人介入他人因果,出发点是善意,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对“控制感”的渴望。这种行为往往陷入重重困境。首先是“需求错配”,他人倾诉烦恼时,可能只是需要情绪宣泄的出口,而非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其次是“能力局限”,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忽略了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精力和智慧去应对后续的复杂问题。最后是“能量反噬”,介入他人负面因果时,会吸收对方的负面能量,影响自己的情绪与生活。
三、不介入智慧:自我成长的灯塔
“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并非冷漠自私,而是一种清醒且坚定的边界意识,是对自我与他人的双重尊重。对控制欲的克制、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知,以及对命运规律的敬畏,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克制控制欲,学会“课题分离”,才能让人际关系回归健康状态。人的价值源于“自我实现”,而非“他人认可”。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只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好自己的“摆渡人”。尊重命运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强行介入他人的人生课题,这是对生命规律的敬畏。
四、批判性反思:平衡的辩证
倡导“不介入他人因果”,需要避免走向极端,将其与“冷漠”划等号。健康的人际互动需要“适度互助”,在“帮助”与“越界”之间寻找平衡。从社会学角度看,“不问不说,不求不助”是成年人世界里的默契。从心理学角度看,“不介入”的核心在于“课题分离”,但并不意味着关闭情感通道。从哲学角度看,“不介入他人因果”与“传递善意”是辩证统一的。真正的善意是尊重他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主性,允许他人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
五、自我摆渡:渡己方能渡人
“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是成年人的生存智慧。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之舟的掌舵者,无法替代他人航行,只能坚定地把握自己的航向。它告诫我们要深刻认知自身能力的局限,克制过度膨胀的控制欲与拯救欲,避免陷入“能量反噬”的困境。它引导我们聚焦自己的人生课题,通过不懈的自我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在尊重边界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传递善意,温暖他人。承认自己的局限,敬畏命运的规律,专注于自我的成长,这不仅是成年人构建健康生活的基石,更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
介绍一个万能的咒语:“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原创 采铜 采铜的书房 2024 年 10 月 27 日 11:28 浙江
“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这句话是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一位大牛说的。看到以后就觉得,这句话太漂亮了,好像有魔法,可以清除许许多多的杂念和烦恼。
每个人都自有因果,你介入进去,去扰乱别人的因果,既无必要,也不正当,更没有结果。
比如说,我们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当然可以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但是表达完了就好了,不必再周旋在这个地方,不要等到当事人改变了或者受到惩罚才罢休。那就没有必要。因为你等不到。
很多人以为谩骂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在网上常常口出恶语,其实骂人的背后也藏着一种要别人改变的冀望,都是不切实际的。谩骂只是对对谩骂敏感的人有效,对谩骂不敏感的人无效。
甚至对于家人,对于亲密的人也不用太多地介入。人很容易对伴侣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希望 ta 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改变;家长则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但是这些,总是不遂人意。期望总是会落空。落空就会带来怨恨,甚至愤怒。
这时不妨再念一下这句咒语: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一个人的人生自有其因果。他选择他相信的,去践行他的信念,每个人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区别只是,各人有各人的信念,信念之间往往并不通融。你想用你的信念去纠正他人的信念,而对方呢,不仅不会同意,而且还要想方设法用他的信念去纠正你的信念呢!这种信念的冲突,无解。
人总是以为自己才是对的。其实,人只能管好自己的因果。而不是去介入他人的因果。
比如,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如何看待生存和死亡,如何去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都是他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你当然也可以去评价,去支持或者反对,但是归根结底,你改变不了他,影响不了他。你的愤怒,其实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我认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论是对网上不认识的人,或者对自己身边的人。但是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观点看得那么重要。
比如,作为一个家长,当我对孩子提出一个建议的时候,如果我只说了一遍,这叫信息传达,如果说了两遍,就成了唠叨,如果说了三遍,这就有 “控制” 的意图在里面了。我一遍一遍地重申我的观点,试图让孩子必须接受我的想法,不然的话,我就会一遍一遍地再次重申我的观点。这不是控制是什么呢?
但是我说得越多,他内心的抗拒也会增长。因为控制必然会带来挣脱控制的冲动。作用力必然伴随着反作用力。
有时候,善意也是一种 “控制”。有时候我们燃起想拯救一个人的冲动,我们看到他走错了路,想把他拉回来;或者看到他陷入困境,想要拉他一把。这种善意当然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思考三个问题:
1)他有没有希望你来救他?
2)你自身的能力是否可以把施救的过程完成?
3)这种帮助会不会把你也拉入困境?
如果一个受困的人,并不希望你来帮助他,或者并不希望以你的那种方式来帮助他,那么当你伸出手以后,会不会把他带入更大的困境、推入更大的痛苦中呢?
另外,善良的人往往生活得不如意,因为善良的人会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去帮助别人,他以为他救得了那个可怜的人,却没想到自己也陷了进去,由于施救并没有完成,导致对方也并没有真的好起来。
“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因为 ——
1)你没有介入的权利;
2)你可能没有介入的能力;
3)你不知道好的介入方式;
4)你的因果更需要你来拯救。
再说得直白点,你就做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这既是一种自私,也是一种谦卑。
把你关心别人的热情用在自己身上,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在打磨自己。
日日夜夜想你的梦想,想你想征服的峰顶或者海域。
想你如何改变自己、重塑自己。
想你可能犯下的错误,想你曾经浪费的时光。
想你一直没有想通的难题,想你放在书架上还没拆封的书。
想你还没有洗的袜子,想你一直想种的花。
想你如何在明天早晨愉快地起床,想你怎样有好的睡眠好的胃口。
想你喜欢的人,想你未来奢侈生活着的一天。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原创 阿然的成长星球 2025 年 03 月 06 日 17:25 浙江
文 / 阿然
哈喽,我是阿然,感恩点击,欢迎阅读。
他人命运,不妄介入,各自因果,自行背负。
闺蜜琳琳发现老公出轨之后,一直来找我哭诉,说老公又偷偷出去找小情人了。每次我都只能说,那你能离开他吗?
琳琳也只是说,我要是离开她,我会断了收入来源的,还有孩子要养。我也只能叹一口气,说道:那还是尊重你自己的选择。
其实琳琳并不是真正想去离婚,只是想有一个人可以接收她的吐槽和负能量,最好站在她的角度共情一番,然后一起咒骂她老公。
大多数的人都只想见自己想见的,听自己想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 “师不顺路,医不扣门”。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其因果,各自自行背负。你千万不要大发善心,随意介入他人命运,否则,你终将损耗自己,背负他人因果。
若没有金刚手段,莫施菩萨心肠。
尊重每一个灵魂
之前和我的咨询师定期沟通的时候,记得她曾经和我感慨道:“来访者总想尽各种办法去改伴侣、改子女,却没人想过去改自己。”
大部分人,总是想着别人去改变,而不是自己去改变。但任何人的命运都不会因为他人而改变,只会因为自己觉醒而改变。
他们的命运只能由他们自己去经历,去承受,任何人都帮不了。
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经历都不尽相同,社会认知也不一样,在各自的脑子里,早就形成一套固有观念。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不会轻易去给人忠告,去讲别人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的观念,也不要强行灌输你的想法给别人,因为你的观念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有些人是叫不醒的
在这个世界上,成长资源是有限的,包括时间、心力、注意力等。而介入别人的因果,往往会大量消耗这些资源,甚至让你陷入困境。
有时候,别人来问你意见,也不是真的来问你意见,他们只是希望在你这里,得到肯定回复,以验证他们的想法的正确性。你的回复,若和他的预设大相径庭,他会觉得你不懂他。
易中天说过:“不要给别人忠告,聪明的人不需要,愚蠢的人听不进去。”
有些人,是劝不醒的,只能痛醒。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劝不动,拦不住,那就是命。
但凡一个人拼死都不听劝,那说明这条弯路他必须得走,生命中这堂课,他也必须要上。
高手都懂 “冷眼旁观”
听过这样一句话,真正好的销售是,永远只解决客户自己意识到的困境。
如果对方都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困境之中,外人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成年人的世界,其实有个默契就是 “不问不说,不求不助”。
与任何人相处,保留各自的空间,就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这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懂知恩图报。帮扶过多,对方心里反而滋生出” 恶 “来,要么觉得你在怜悯他,在他身上找优越感;要么觉得你给的远远不够,你还可以给更多。
就算你的认知已经很高了,也不要轻易去教育别人,就让他们做自己,除非别人主动请教你,你才能发表自己意见。
适当帮助是悲悯,而一旦过度背负,对双方都是苦难。所以人,一定要克制住拯救别人的欲望。
真正的强者都是懂得,冷眼旁观,在适当时候伸手去援助。太多人因为可怜别人,最后自己变成最可怜的人。
千万记住,心软是病,情深致命。
写在最后
弘一法师说过,“不要参与他人的因果,不要搅动他人的气数,否则消耗的是自身,你渡不尽天下人。故师不顺路,医不叩门,不问不说。”
不要试图去帮助一个人,真正的慈悲就是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
人不自救天难佑,人不自渡无人渡。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渡无缘之人。
让该发生的事情发生,顺应万物的规律,不妄为。
有些人、有些事只能袖手旁观,把好运气给了人,帮助他人渡过难关,事后却因此承担对方的负面情绪,介入谁的因就会承担谁的果。
你做不了任何人的救世主,除了你自己的。
真心劝大家:不要轻易介入别人的因果
原创 易奥 帆书樊登讲书 2025 年 03 月 24 日 17:58 上海
作者 | 帆书・易奥
心理学家卢熠翎曾在一档节目中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命运的流转,有他自己的成败、生死。如果别人没有提出要求,你就去帮助他,那么就会掉在别人因果的陷阱当中。
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深陷困境,总会于心不忍,忍不住给出建议或是施以援手,以为能够救人于水火,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随意介入他人的课题,未必能解救对方,反而会让自己背负上他人的因果。
人各有路,在这尘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绕不开的南墙和难关。
充分尊重他人的命运,也不轻易介入任何人的课题,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清醒。
01 介入别人的课题 = 背负别人的命运
有位匿名网友,在论坛上分享了一桩让他后悔不已的旧事。
他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杭州,那个时候待遇和发展都很不错,想到老家的发小也在找工作,便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主动邀请他一起过来。
却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决定,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发小自从来了杭州,不仅不着急找工作,反而整日只沉迷于上网、打游戏。
网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口婆心劝说他赶快投简历。
然而第一份工作,发小只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辞职了,拿到工资后,又过起了整天吃喝玩乐的日子。
这次,网友亲自上手帮他改简历,还不惜动用自己的人脉,把发小安顿进一家还不错的公司。
可发小依旧不珍惜这次机会,整天迟到早退、混日子,很快又被新公司辞退。
更让网友感到难过的是,发小的家人在得知这些情况后,竟把矛头对准了他。
他们责怪网友没本事还把人往杭州领,导致发小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从前。
最终,网友心灰意冷,从此不再插手任何关于发小的事,让他回老家去了。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候:
看到同事忙不过来,好心帮忙,最后不仅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出了问题还落得一身不是;
朋友失恋,忍不住出言开导、出谋划策,可转头人家又和好了,自己落个里外不是人……
很多时候,明明都是出自好意,可故事的结局却偏离了预期。
想起曾仕强教授说的一句话:
“宁可救虫,不要救人,我们有太多的苦难,都是从想要拯救一个人开始。”
心怀善意没错,但若是没有把握好度,随意介入别人课题,试图强行改变他人的人生轨迹,只会给自己招来源源不断的祸患。
每一次把手伸进别人的生活里,就是在无形中将他人的因果缠绕在自己身上,背负上别人的命运。
甚至有些时候,好心未必能换来领情和感激,反而会招来他人的怨恨和攻击。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莫过于:收起自己过度的共情欲和热情,在别人没有邀请之时保持缄默,允许每个人如其所是。
02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能叫醒另一个人
媒体人王东曾说过一句话,颇为认同:
“在现实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痛苦是最好的老师,磨难是最实用的教科书。”
我们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都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也只有亲身经历。
曾在一次采访中,听到西南交大的刘澜教授,分享过自己学生的事。
学生毕业后进了私企,朝九晚六,工作简单轻松,因此空闲时间也比较多。
刘澜不忍心看学生荒废了大好时光,曾不止一次地劝他,应该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几门技能提升自己。
学生心里虽然知道老师是为他好,但还是难以改掉懒散的习性,依旧我行我素。
甚至直接说道:“我能力也就这样了,再努力也没用。”
直到有一天,他所在的公司业绩下滑,所有人都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有的同事早早打听好了下家,有的同事有一技之长傍身,也临危不惧。
那位学生想到自己业绩平平,也没有突出的能力,已然徘徊在公司边缘,这才慌了神。
此时,他才终于想起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却为时已晚,最终还是被踢出了局。
后来,找不到工作的他只能回到家乡,过起啃老的生活。
作家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写道:
“这世界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让你醍醐灌顶。真正叫你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南墙要撞,事非经过不知难。
当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时,别人说得再多,也不过是鸡同鸭讲。
我们根本无法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抗衡别人经年累月形成的想法和习惯。
更何况一个人的觉醒,依仗的从来就不是别人提醒,而是自己撞过的南墙、走过的弯路和栽过的跟头。
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对方实实在在经历一遭。
唯有亲身痛过、熬过,才能让人真正的觉醒。
与其苦口婆心地去说服谁、改变谁,倒不如收起多余的 “慈悲心肠” 和不必要的 “热情”,余生只扬好自己的帆,莫去撑他人的船。
03 真正的清醒是:适度冷漠、课题分离
伊能静在某次采访中,讲起过这样一件事。
那时的她和秦昊还没有谈婚论嫁,有一次两人聊天,秦昊跟她讲了自己想要买房的想法。
然而,伊能静听完之后,却觉得秦昊的想法太不切实际,现在这个时间点买房怎么看都是弊大于利。
于是,她耐心地跟秦昊分析,苦口婆心劝他改变主意,并且一直对他说 “我这其实也是为了你好。”
可无论她如何劝说,秦昊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两个人争论得都有些上头,最后,秦昊有些生气地留下一句:
“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不够成熟,但这是我的人生,不是你的,我就算要摔,你也不能剥夺掉我摔跟头的权利。”
这一句,让伊能静瞬间醍醐灌顶。
她的初衷的确是出于好意,但说到底,这是属于秦昊自己的课题,她可以提出建议,但绝不该过分干预。
从那以后,她便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和任何人相处之时,哪怕她有再多的经验之谈,也不会轻易介入别人的课题,而是保留着几分克制和凉薄。
这不是因为她变得 “冷血无情”,而是因为她懂得了该如何更好地尊重别人。
有句话说得好:
“一个人永远不能干涉另一个人的人生,哪怕是以爱的名义。”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飞鸟,都向往同一片天空,也不是所有的河流,都能汇集在同一片海域。
没有谁的人生经验,能够完全地在另一个人身上如法炮制。
每个人的三观相同、经历各异,做事也都有各自的考量。
不急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强求他人改变,收起过度的热情,才是成年人最大社交的清醒。
与人相处时,不妨 “冷漠” 一点,保留该有的分寸和界限。
这不仅节约了自己的能量,也能让彼此相处得更舒心。
关系再近,也别忘了敬畏和尊重他人的课题和命运,不随意把手伸进别人的生活里。
活得 “凉薄” 一些,方能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中解救出来,还自己的世界以安宁。
写在最后
看过一句话:
“万物有灵,都有自己的能量场,不要随便去扰动他人的磁场。”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功课。
盲目介入他人课题,改变他人的人生,只会让自己和别人的因果纠缠在一起,甚至是扰乱了自己的气运。
我们不是谁的救世主,渡不尽这天下之人。
不轻易介入别人的因果,扰乱别人的气运,才能还自己的世界一方清静。
余生,收起不必要的同情心和拯救欲,只过好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自己的课题。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原创 请知 2025 年 04 月 07 日 08:00 陕西
认知程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放下助人情怀,尊重他人命运。
有些人,总喜欢当 “救世主”。朋友婚姻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冲上去出谋划策;朋友哭穷,你立马大气转账 5000。
你以为自己是活菩萨,其实不过是个没事找事的 “老好人”。
你的建议,大多数时候是白费口舌;你的一片好心,最后可能让自己失去朋友。
帮忙是美德,但救人不是你的义务。
你越介入别人的因果,越容易被他们的情绪裹挟,甚至被反噬。所谓 “多管闲事,终有代价”,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
一 不属于你的事,少掺和
有个朋友,之前总跟我吐槽她老公懒惰、不上进,甚至有动手家暴倾向。我听了气得不行,劝她赶紧离婚,甚至帮她联系律师,介绍心理咨询师。
结果呢?她一边抱怨,一边继续和老公住在一起,还劝我别 “杞人忧天”。
后来她怀二胎,我才彻底明白 —— 她从来没想过要改变命运,只是想找个地方发泄。
很多人嘴上求助,实际上只是想找个情绪垃圾桶。他们不是真的想听你的意见,只是想听到自己想听的话。
易中天说过:“不要给别人忠告,聪明的人不需要,愚蠢的人听不进去。”
这年头,愿意改变的人不需要你操心,不愿意改变的人,你说破天也没用。
二 你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我有个大学同学,年轻时做小生意赚了钱,人一下飘了,开始加杠杆炒股,亏损严重。
我看他可怜,借钱 20 万帮他维持不爆仓,本来都回本了。结果呢?他又因为炒期货赔得精光,最后我决定不管他了,帮不了。
有些人,不是缺资源,而是缺认知。他们之所以陷入困境,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思维有问题。
你帮得了一次两次,难道要一辈子帮?
《道德经》里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用自己的资源去填别人的坑,而是让对方学会填坑的方法。
所以,适当帮一把可以,但千万别让自己变成 “提款机”。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愿醒悟,你再努力也是白搭。
三 太热心,会成为 “冤大头”
这个社会上,有太多 “吃人不吐骨头” 的事例。你自以为是善心大发,别人却只把你当免费资源。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你在职场上好心帮同事分担工作,久而久之,领导会觉得这是你的本分,反而不会额外感激你。
你在朋友圈里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结果一到自己有难,能帮你的人寥寥无几。
还有一种情况更糟糕 —— 你帮了别人,最后反被记恨。
你介绍工作给朋友,朋友干不长怪你没选好;你借钱给熟人,等你催债时,他却翻脸不认账,还说” 你那么有钱,就差我这点?“
正如一句话所说:“你帮人 100 次,少帮一次就是仇人。” 人性有时就是这么现实。
写在最后
弘一法师曾说:“不要参与他人的因果,不要搅动他人的气数,否则消耗的是自身。”
每个人的命运,都需要自己去承担;每个人的觉醒,也只能靠自己去经历。
有时候,最好的帮助就是克制自己的 “救世主情结”,学会冷眼旁观。
人这一生,各有各的因果。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原创 三哥 同格 2025 年 09 月 09 日 14:45 山东
经常有朋友来问我类似的问题:
三哥,为什么我总觉得活得这么累?
感觉身边全是破事,整天被一堆垃圾情绪包围,到底怎么才能清净点,专心搞钱?
问这些问题的,基本都是还没入门的新人。
就像昨天,我们 VIP 群里有个老板问了我一个事儿。
他说他一个发小,最近闹离婚,天天半夜三点打电话给他,要么哭诉老婆不是人,要么就拉着他骂丈母娘,问他该怎么办。
这位群友就来问我:“三哥,这哥们跟我关系铁得穿一条裤子,我总不能不管吧?我是不是该多陪陪他,帮他出出主意,甚至帮他找律师?”
我一看这问题,就知道又是个还没被社会毒打的老好人。
我当时的回答就两个字:快跑。
而且是跑得越远越好,最好直接把这发小的电话拉黑一个月。
我知道,肯定马上就会有道德婊跳出来骂我了:
你这人怎么这么冷血?
朋友有难,不就该两肋插刀吗?
这都做不到,你还算人吗?
每次听到这种蠢话,我就想笑。
这就是典型的底层穷鬼思维,被那些毫无价值的 “兄弟义气”、“闺蜜感情” 给绑架了,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烂好人,一个别人随用随弃的情绪垃圾桶。
然后还反过来问我,为什么自己活得这么累?
你说可笑不可笑。
01 重新定义问题
我的回答依旧是,不帮,不介入,不听。
为什么?
因为这些脑子里只有浆糊的蠢货少考虑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他们满脑子都是 “感情”、“义气”,却完全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规律,能量交换。
**你记住我今天这句话:**任何不以价值提升为目的的社交,都是在交换业力。
什么叫介入别人的因果?
说白了,就是你主动跳进别人的业力黑洞里。
你那个正在闹离婚的发小,他此刻就是一个行走的负能量聚合体,一个巨大的业力漩涡。
你以为你去安慰他,是雪中送炭?
错!
你是在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清净能量场,去稀释他那一身的污泥浊水。
你是在拿自己的命,去填他的坑。
他把所有的痛苦、抱怨、怨恨,像倒垃圾一样全部倾泻给你。
他说爽了,他轻松了,那这些垃圾去哪了?
都跑到你身上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可能过两个月就跟老婆和好了,或者找了新欢,活蹦乱跳。而你呢?
你吸收了那些垃圾,你开始莫名其妙地烦躁、焦虑、破财,甚至跟自己家里人吵架。
你被他的因果线给缠上了,你被他污染了。
你介入了他的不幸,于是你也拥有了不幸。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你连这点基本的人性都看不透,还谈什么出人头地?
02 太极端
有的人可能会犟嘴:
三哥,你太极端了。我就喜欢帮人,我从中获得了快乐,我没觉得被污染啊。
说这种话的人,一般有两种情况。
第一,你本身就是个垃圾桶,同类相吸。
你自己的生活本就是一地鸡毛,能量场一片混乱。
所以你特别热衷于在别人的破事里找存在感。通过 “帮助” 别人,来营造一种 “我比你强” 的虚假幻觉,以此来麻痹自己对现实的无力感。
说白了,你就是个菜鸡互啄,大家都在泥坑里,谁也别嫌谁脏。
第二,也是我今天主要想说的,就是我这个公众号的大部分读者:正在向上爬,想要摆脱底层宿命的人。
你不是什么大佬,没什么通天的背景。
你所有的成就,都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拼出来的。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能量,每天早起、健身、看书、搞项目,好不容易才让自己从泥潭里探出半个头。
你,就是那些负能量携带者最完美的猎物。
为什么?
因为你身上有他们没有的东西:希望和秩序感。
你就像一个黑暗房间里刚刚被点亮的蜡烛。那些在黑暗里待久了的魑魅魍魉,会本能地被你的光吸引过来。
他们不是来学习如何成为光的,他们是来消耗你的。
你的亲戚会因为投资失败找你哭诉,你的同学会因为被裁员找你喝酒,你的前同事会因为跟老板吵架找你吐槽。他们像吸血鬼一样,精准地找到你这个能量最干净、最稳定的宿主。
而你那个该死的、从底层带来的善良,让你根本不懂得如何拒绝。
你以为你在积攒人脉,在维系感情。
你错了,你是在开门揖盗。你正在允许这群乌合之众,把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秩序,一点点拖回混乱。
等他们吸干了你,把你的生活也搅得一团糟之后,他们会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下一个发光的蜡烛。
而你,只会被打回原形,甚至比以前更惨。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好不容易挣扎了几年有点起色,就因为一次愚蠢的 “善良”,为一个不值得的人挡了刀,最后被打回解放前,从此再也没能爬起来。
03 能量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
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难道好人就没好报吗?
你要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能量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
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能量也是一样。
一个内心充满秩序、情绪稳定、目标明确的人,他的能量势能就是高的。
一个生活混乱、天天抱怨、充满负面情绪的人,他的能量势能就是低的。
当你允许一个低能量的人向你长时间倾诉他的不幸时,你就等于主动打开了自己能量场的水龙头,让他那个低洼的、满是污水坑的能量场来承接。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物理过程!
他感觉爽,是因为他的能量水位在上升;你感觉累,是因为你的能量水位在下降。
这是一个零和游戏,甚至是一个负和游戏。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吸走了你的能量,还把他的垃圾情绪、负面思想、混乱的因果线像病毒一样注入到了你的系统里。
你开始不自觉地用他的视角看问题,你开始怀疑自己,你甚至会觉得他很可怜。
当 “可怜” 这个念头升起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因为你放弃了自己的标准,开始用弱者的标准来共情。一个天天想着飞的鹰,跑去共情一只在泥地里打滚的猪,你觉得这只鹰还能飞得起来吗?
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你这种廉价的同情,根本救不了他,反而会害了他。
你让他觉得,倾诉和抱怨是有用的,是可以换来关注和安慰的。于是他会更加沉溺于扮演一个 “受害者” 的角色,而不是站起来去解决问题。
你以为你在渡他,实际上是你亲手把他按在苦海里,还顺便把自己也拖下了水。
这就是宇宙间最残酷的法则:**弱者,不配被拯救,只配被筛选和淘汰。**而任何试图拯救弱者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这个法则的挑衅,并遭到反噬。
04 筛选掉垃圾人
那么,作为一个想要往上爬的清醒者,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彻底隔绝这些垃圾因果,建立一个干净强大的个人能量场?
方法很简单,就三条,但你必须像执行军事纪律一样去执行,少一条都不行。
① 主动亮明你的 “獠牙”,筛选掉垃圾人。
你必须从一开始就立好你的人设。我的公众号人设是什么?一个极度自私、唯利是图、除了钱什么都不认的 “小人”。
你想要我的注意力?想要我的服务?可以,先转钱,否则免谈。
我会在乎别人说我 “冷血”、“没人情味” 吗?我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在乎。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就是那些脑子里有神经病的蠢货,压根就不敢来烦我。他们会觉得,跟我倾诉自己的那点破事,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这就叫 “高筑墙,广积粮”。你必须主动展现你的攻击性和原则性,把那些企图消耗你的人,在你能量场的外围就直接全部挡回去。
你不要怕得罪人。你真正需要的人脉,根本不是靠 “当好人” 换来的。你要做的,就是让那些垃圾人觉得你 “不好惹”,让他们自动远离你。剩下的,能接受你规则的,才是你的同类。
② 被动介入时,使用 “非暴力不合作” 策略。
有的人会说,三哥,我不敢像你这么嚣张,总有些亲戚朋友的面子抹不开,他们主动找我倒苦水,我该怎么办?
记住八个字:不给建议,只陈述事实。
当你的发小跟你哭诉老婆不好时,你不要说 “我觉得你应该离婚” 或者 “我觉得你应该忍忍”。你说这些,你就介入了。
你要说:“听起来,你现在确实很痛苦。”
当他问你 “我该怎么办” 时,你要说:“这是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能做决定。”
当他继续抱怨时,你就看着他,保持沉默,或者找个借口直接离开:“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个事,先不聊了。”
你的沉默和不回应,就是最强大的武器。这会让对方觉得索然无味,他演了半天内心戏,结果你这个观众睡着了。几次下来,他自然就不会再来找你了。
③ 切断存量,远离一切让你消耗的人事物。
对,我说的就是让你断舍离。
你现在就拿出手机,把通讯录和微信好友过一遍。那些只会给你带来负能量,每次聊完都让你觉得心累的人,直接删掉,或者屏蔽。
不要有任何犹豫。你的人生不是废品回收站。
你到了一个地方,就要下意识地筛选这个地方的环境、人、甚至主流观念。让你觉得不舒服,就立刻远离。
我们要做的是**“靠近” 或者 “远离”**,而不是愚蠢地去 “改变”。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永远改变不了一个在泥潭里待着觉得舒服的人。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你自己,然后去靠近那些能让你变得更好的人。
05 你不是救世主
最后的最后,我不想再跟你讲什么大道理了。
我就问你一个最现实,最让你无地自容的问题:
你每天睁开眼,想的是如何去搞定今天,还是在恐惧今天会如何搞定你,
如果你是前者,恭喜你,你已经入门了,这篇文章对你只是印证。
但如果你是后者,每天都在内耗、焦虑、疲于奔命,那我告诉你一个最残酷的真相:
你之所以活得像条狗,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你太便宜了。
你的时间很便宜,所以谁都可以来浪费。
你的同情心很便宜,所以谁都可以来消费。
你的注意力很便宜,所以任何垃圾信息都能在你脑子里安家。
你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公共厕所,任由阿猫阿狗进来拉屎撒尿,然后你还反过来问我,为什么你的人生这么臭?
想改变这一切吗?
那就别再扯淡了,只做一件事:让你自己变得昂贵起来。
怎么变贵?
不是让你去买奢侈品,那是蠢货才干的事。而是把钱,狠狠地砸向你的大脑,砸向你的认知,砸向能把你从底层泥潭里拽出来的那个能量圈。
我之前说的 30% 定律,你还觉得多吗?
我告诉你,对于一个一无所有、急于改命的人来说,这个比例应该是80%,甚至 100%!
你要像一个亡命徒一样,把你能调动的所有资源,全部押注在购买更高维度的信息这一件事上。
去买一个高手的付费咨询,去加入一个全是狼的社群,去上一堂让你肉痛的课程。
你必须主动给自己放血,才能完成新陈代谢。
否则,你那点可怜的血,早晚也会被你身边的那些 “亲人”、“朋友” 给慢慢吸干,那才叫毫无价值。
你今天为认知付出的代价,是为了让你明天不用再为贫穷和愚昧付出生命的代价。
想明白这个逻辑,你就毕业了。
想不明白,那就继续在你的茅坑里打滚,别来脏了我的眼。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原创 富叔 2025 年 09 月 16 日 23:02 江西
你的事才是头等大事,生活就是哄自己开心。
看似原谅他人,实则放过自己!
你没有那么大能耐。
01 想要别人给 “标准答案”,其实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很久之前,有个加入我社群最早的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
“能不能放手一搏,单车变摩托?”
他的情况我大概清楚,资金不多,经验有限,内心却急切地想要翻盘。
面对这种问题,我不能替他拍板,只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勇气固然可贵,但风险也真实存在。
与其孤注一掷,不如一边积累,一边谋划,等到条件成熟,机会自会水到渠成。
然而,这个答案显然不是他想听的。
他的反应很激烈,觉得我泼了冷水,一气之下退了群。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他真正期待的不是分析,而是一句推他下水的鼓励:
“去搏一搏吧,你一定行!”
最好再配上几句鸡汤式的 “不试永远没有机会”,让他瞬间燃起激情。
可问题是,我若真这么说,害的可能是他的一生。
记住,如果一个人总说你爱听的话,那多半是在敷衍你;如果有人说出你不愿听的,那很可能是现实的另一面,真相往往扎心,却比糖衣炮弹更有价值。
大多数人只愿意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所以古人才说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如果对方没表现出真心学习的姿态,随意给出建议,其实是在害人也害己。
我很早就明白 ——不随意介入他人的因果,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是当他主动问,我回答了,并没有敷衍,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态度。
当然,话也得说清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听真话。
有的人只适合被安慰和敷衍,有的人适合直言不讳。
看清对方的承受力,是智慧。
02 最亲近的人,也不例外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一件逆势而为的事,不光是对陌生人如此,就算是最亲密的孩子、伴侣、父母,也同样如此。
你或许以为自己是为他们好,但很多时候,你的 “好心” 只是徒劳。
比如:
有些伴侣天生佛系,认定 “咸鱼就咸鱼”,你苦口婆心希望他奋发向上,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你想让他鲤鱼跃龙门,结果只会让自己心力交瘁。
有的孩子讨厌读书,你恨不得在旁边盯着,边教边骂,最后孩子没进步,你却累得焦虑、血压飙升。
父母更是典型,他们习惯了 “吃苦耐劳”,甚至觉得苦难本身就是人生,你看不下去,想帮他们抹平一切,结果他们还会不断创造新的苦给自己承受。
你有没有发现?他们会不会改变,谁也不知道,但你因为他们的选择而焦虑、发火,最后所有的负能量都反噬到自己身上。
身体上的病痛、情绪上的抑郁,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来的。
一个人如果把大部分生命都消耗在 “拯救别人” 上,日子就会越来越无趣。
别忘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对方如果心里抗拒,你再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那是攻不破的堡垒。
与其把能量浪费在他们身上,不如好好经营自己。
要知道,当你自己过得好,孩子自然不会差到哪去,伴侣也会受到影响,事业和生活同样会顺遂。
真正有效的劝谏方式,只有一种:
用自己去影响,而不是靠嘴去说服,更不是强行改变。
03 所谓 “为你好”,其实是控制欲
很多人觉得想改变别人是出于善意,实则不然,那背后往往潜藏着一种东西 ——控制欲。
想想看:
你总说 “要不是你不听我的,就不会考砸”;
“要不是你不照我说的做,就不会亏钱”;
“要不是你不听我的劝,就不会吃这么多苦”。
这真的是为了别人好吗?其实更多是为了证明 “我说得对”。
改变别人,本质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
你以为是布施,其实是满足自己的掌控欲。
但换个角度问问自己:
如果没有伴侣、没有孩子,甚至没有父母,你的人生过得自在吗?
你能独自幸福吗?
你有没有能力为自己开辟未来?
答案往往才是最扎心的。
与其想着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看待别人的眼光,改变自己 “非要别人按我想法走” 的执念,改变自己把生命浪费在劝说上的习惯。
有改变别人的闲工夫,不如想办法多提升自己的收入,不好吗?
控制别人,不如控制自己。
顺着人性去赚钱,逆着人性要求自己。
04 放下控制,才是真正的自由
当一个人真正放下了控制欲,他的起心动念才会变得自由。
无论是孩子,还是伴侣、父母,乃至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你只要专注发展自己,享受自己的生活,就不会被捆绑。
一旦放下 “救世主情结”,不再妄想替别人做决定,因果自有天道规律,你无需硬扛。
真正的智慧,诞生于自由,而不是消耗。
被消耗的关系,只会让人越来越疲惫,越来越麻木。
就像赚钱这件事,很多人会跟你争论:
“钱不重要,家庭更重要,孩子更重要。”
没错,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世界本来就多元。
我尊重别人的选择,但我也有权利坚守自己的观念,倘若你非要和我辩论个高低,那我只能说一句:你对,你永远都对。
记住,不要试图改变别人。
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念头,那就是深埋在骨子里的东西。
他所有的行动力,都会倾向于支持自己的信念。
那是顽固的、根深蒂固的,你没有本事当救世主。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时收手,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生命不是无限的,你的精力、耐心和时间都极其有限。
你若总想掌控别人的因果,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世界上最难的事,不是赚钱,不是学习,而是改变一个不想改变的人。
所以,请你牢记一句话:
你没有那么大能耐,别去介入别人的因果。
via:
- 介绍一个万能的咒语:“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https://mp.weixin.qq.com/s/aez6OfN1DVRbrlD5nJzbEA -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https://mp.weixin.qq.com/s/Zkhz6JWeWalu2GdQJAg02g - 真心劝大家:不要轻易介入别人的因果
https://mp.weixin.qq.com/s/ipfgmyAYMRd2fiIAp9X1rA -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https://mp.weixin.qq.com/s/zQaiR6Gi8uuAtsL6kZOKhA -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https://mp.weixin.qq.com/s/hiLdV0pX31s0BcAzHnuEeA - 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会要你命的
https://mp.weixin.qq.com/s/eqc_FjO2plObmD7CTaRJTQ - 古人为什么“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扣门”?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93416571 - 医不叩门、法不空出、道不轻传、师不顺路,都是什么含义?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800098286
不越界:成年人的清醒智慧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