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刷到一个古天乐老师的电影片段,大概是夫妻争吵。妻子抱怨丈夫“没有别的技能”,赚钱太少,丈夫表示“曾经也赚了不少,在香港很有名气”。如今换了一个城市,生意少了...


其实放眼周围,有很多事情在发生,一句话就是: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
1、个别公司招聘门槛提高,有员工透露,个别部门对于技术外包子公司的要求已经上升到211硕士及以上。不过这一标准也不算突出,毕竟华为OD早已吸纳不少985、211毕业生,这似乎是行业趋势。
2、2001年毕业的时候,听说一个段子。中兴的招聘老师到了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给全班同学说,还有多少同学没有跟华为签约的,我们全要。后来,有人把这种行为叫做【团购】。
2025年高考咨询机构已经不把计算机软件当成最香的推荐了。这里面有一个吃青春饭,或者35岁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不过,随便抽样一所大学,计算机系的分数仍然是远高平均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平均线录取位次40639,而工商管理位次是88855,相差40分。而工商管理肯定不是最低的专业。
3、“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的85个预言其中包含对于未来教育的思考。
到2049 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向从未踏进校园、通过远程学习、获得AI 辅助的学生授予学位。名校的光环和校友网络的价值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削减。
校友网络或者资源的价值,我认为不会降低。因为毕竟校长不是由AI 来担任。A I时代,信息差和认知差一定程度上拉平,而资源差反而更【稀缺】。
未来25 年内还可能出现一种全新的大学——结果导向的大学。这种大学会按照工作岗位的需求不断塑造他们,可以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岗位的高度匹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未来每个人的核心技能就是知道自己怎样学习最有效率,找到针对不同学科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因为终身学习在未来25 年将成为常态,一个人一生中需要不断学习新事物,学习方法比学到了什么知识更重要。
随着AI 的进步,教育也需要转换重点,培养和强化人的独特之处,简言之就是好奇心、创造力、高效的学习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人“见树又见林”的全局观和“见终局”的前瞻思维。
现在的父母需要知道,在AI 推动持续变革的时代,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要从事的职业在其高中时可能尚不存在。所以,家长不该替孩子早早就规划好未来发展的路径,他们需要做的事就是培养孩子探索未知的能力。
要想在未来25 年在教育中培养创新文化,需要做到三点:对失败抱有更宽容的态度,更多地质疑权威,鼓励多元的观点。
虽然,关于AI教育的预言不是一蹴而就,但今天的教育必然走向一种反思的状态。以40万考生的大城市为例,进入985/排名还行的211,估计是4-5万考生的事情。剩下的35万怎么办? 毕竟还有15万进入大学。
与其不能博一个名校光环,我认为具有“创造力、高效的学习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新趋势的掌握。当下及未来最大的趋势AI,AI 对行业和岗位的影响非常深刻。有一个咨询报告分析,22个岗位,其中所有岗位平均被AI 影响的程度超过30%,某些高达63%。

AI大模型的进化,人脑知识存储的重要程度降低,善用工具和判断、评估信息更重要。
4、看到一个截图,好像晚点新闻的采访。

其实,大家看这些新闻,就跟看商战电视剧一样。功能没有专利,不管是抄袭也好,像素级致敬也好,都是嘴炮。最终靠市场说话。
至于数据权限问题,谢总说这个功能做了很久,这在应用开发领域不算什么不能逾越的高山吧。
由于我出自蚂蚁,我之前使用语雀频度远高于使用钉钉文档。而最近1年多高频使用飞书文档,进而影响到使用飞书app的其他功能,比如群聊。好几家合作公司也是基于飞书搭建系统。语雀文档没有集成到在线办公整个生态,不得不说他的天花板注定了。
另外,杀手级功能会有半年到一年的领先,但市场格局的先发优势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另外,要说致敬,钉钉发明的,被广大牛马吐槽的“已读、未读”,其实已经演进成了企业办公沟通的标准。
这个确认已读,还蛮重要的。对客户,对上级,也是公布的response。

5、做生意和做估值
做生意,考虑单位人效,单位人均创造收益。按照人计件,按合同计收入,注定不是一个大生意,但是有正向现金流。是保守但不折腾的模式。大量的一人公司,选择非赌博的做生意模式比较稳妥。
做估值,迅速占领市场,拿融资,某一天卖点或者IPO。赌的是溢价空间。AI时代,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
31岁的Maor(马奥尔)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签下了人生最重要的合同。他的公司8000万美元现金收购。买家wicks,被收购公司Base forty-four。成立时间180天。团队只有8个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平均每人1000万美元,每天赚27万美元。而6个月前,他们还是普通人。
AI时代,AI破局星球创始人洋哥有一个7天分享,想参加的扫码。


行业趋势、AI教育与商业模式闲谈
5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