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django缓存
4.3.1cookie
(1)说明
当服务器在响应数据的同时,希望写入一些缓存数据到客户端。可以选择在响应的同时,将要写入到客户端的缓存数据写入到用户的浏览器的cookie中
(2)创建response对象
response = HttpResponse('OK')
#response = JsonResponse({"name":"zxj"})
#response = redirect(reverse(‘users:index’))
#response = render('模板')
(3)设置cookie
response.set_cookie('name','zxj',max_age=3600)
(4)读取cookie
#因为cookie基于同源策略,自动的发送给服务器的,服务器请求报文中会有
name = request.COOKIES.get('name')
4.3.2session
(1)说明
session和cookie都可以做缓存数据,但session是将缓存的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端,cookie存储缓存数据在用户浏览器
广义的session:指session机制,会话,用于记录多次http请求之间的关系,关系就是状态数据,比如登录状态
狭义的session:指session数据,会话数据,记录会话的状态数据,比如登录后存储user_id记录登录状态
(2)存储方式
在settings.py文件中,可以设置session数据的存储方式,可以保存在数据库、本地缓存等。
①数据库
存储在数据库中,如下设置可以写,也可以不写,这是默认存储方式。
SESSION_ENGINE='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db'
如果存储在数据库中,需要在项INSTALLED_APPS中安装Session应用
②本地缓存
存储在本机内存中,如果丢失则不能找回,比数据库的方式读写更快。
SESSION_ENGINE='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cache'
③混合存储
优先从本机内存中存取,如果没有则从数据库中存取。
SESSION_ENGINE='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cached_db'
④redis☆☆☆
在redis中保存session,需要引入第三方扩展
1)安装扩展:pip install django-redis
2)配置
在settings.py文件中做如下设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_redis.cache.RedisCache",
"LOCATION": "redis://127.0.0.1:6379/1",
"OPTIONS": {
"CLIENT_CLASS": "django_redis.client.DefaultClient",
}
}
}
SESSION_ENGINE = "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cache"
SESSION_CACHE_ALIAS = "default"
(3)session操作
通过HttpRequest对象的session属性进行会话的读写操作
①以键值对的格式写session
request.session['键']=值
②根据键读取值
request.session.get('键')
③设置session的有效期
request.session.set_expiry(value)
注意:
- 如果value是一个整数,session将在value秒没有活动后过期。
- 如果value为0,那么用户session的Cookie将在用户的浏览器关闭时过期。
- 如果value为None,那么session有效期将采用系统默认值,默认为两周,可以通过在settings.py中设置SESSION_COOKIE_AGE来设置全局默认值。
(4)session机制说明
①设置session时,会将session数据写入到redis数据库,并生成session_id作为 key
②设置session时,会将session_id数据写入到用户浏览器
③读取session时,会先从request对象中,读取COOKIES中的session_id
④读取session时,再使用session_id读取redis中的session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