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ctor迭代器的begin()和end()

本文详细解析了C++中迭代器和反向迭代器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它们在空容器及非空容器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具体示例说明了end()指针的位置及其在迭代过程中的作用,并附带了一个包含常见错误的示例代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参考博客:http://blog.youkuaiyun.com/kjing/article/details/6936325

迭代器和反向迭代器使用时:

end()永远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若容器为空时,迭代器的begin()和end()指向位置相同,而后即使再给容器赋值,迭代器的begin()指向,仍然为空。

错误范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void prin(int &i);
int main()
{
 int s=6;
 std::vector<int> ivec;
 std::vector<int>::iterator ite;
 ite=ivec.begin();
 std::vector<int>::reverse_iterator re_ite;
 
 for (std::vector<int>::size_type i=0;i!=10;i++)
 {
  ivec.push_back(i);
 }
 
 ivec[0]=100;
 re_ite=ivec.rend();
 ivec.push_back(100);
 for_each(ivec.begin(),ivec.end(),prin);

 std::cout<<*ite<<"\n";
 /*ite=ite+5;
 re_ite=re_ite-6;

 std::cout<<*ite<<"\n";
 std::cout<<*re_ite<<"\n";*/

}
void prin(int &i)
{std::cout<<i<<std::endl;}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C++ vector迭代器begin函数用法的问题。首先,我要确认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用户提到“vector迭代器begin函数的用法”,所以需要详细解释begin()的用途、语法、返回值以及实际应用示例。 首先,我需要回忆C++中vectorbegin()函数的基本知识。begin()vector的成员函数,返回指向容器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通常end()一起使用来遍历容器。迭代器类似于指针,可以用来访问修改元素。 接下来,要考虑用户的可能水平。用户可能对STL容器有一定了解,但需要具体的用法指导。因此,回答要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并给出代码示例。同时,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关于vector的使用例子,比如引用[1]中的遍历示例,引用[3]提到插入函数,引用[4]涉及迭代器的类型说明,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 我需要确保回答覆盖以下几点: 1. begin()函数的定义作用。 2. 语法返回值类型。 3. 使用场景:遍历、配合算法等。 4. 代码示例,包括普通vectorconst vector的情况。 5. 注意事项,比如容器为时的行为。 然后,检查引用内容是否有相关部分。引用[1]中的遍历使用了基于范围的for循环,但也可以展示使用begin()end()的传统循环。引用[3]提到insert函数使用迭代器位置,可以结合begin()作为插入点。引用[4]讨论迭代器类型,说明begin()返回的迭代器类型可能依赖于vector是否是const。 接下来,组织回答结构。先简要介绍begin(),然后分点详细说明,包括基本用法、常量迭代器、与end()配合遍历、配合STL算法,以及注意事项。每个部分都给出代码示例,如遍历、使用std::copy等。 需要注意代码的正确性,比如使用正确的迭代器声明,使用auto关键字简化代码,以及处理const正确性。同时,提醒用户当vector时,begin()等于end(),避免解引用迭代器。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比如end()的用法、迭代器类型、性能考虑等。这些问题应该与begin()相关,并引导用户深入理解vector迭代器的使用。 在编写过程中,要确保符合用户的要求:使用中文,行内公式用$...$(虽然这个问题可能不涉及数学公式,但如果有的话需要处理),独立公式用$$...$$,但此处可能不需要。同时,检查LaTeX语法是否正确,但代码部分应正确显示。 总结步骤: 1. 介绍begin()的基本概念。 2. 分点详细说明用法,每个点配示例代码。 3. 注意事项常见问题。 4. 相关问题生成。 现在开始撰写回答,确保结构清晰,示例正确,参考引用中的相关内容,但用户的问题主要关于begin(),所以重点在基础用法示例。</think>关于C++ vector迭代器中`begin()`函数的用法,以下是详细说明: ### 一、`begin()`函数基础 `begin()`是`std::vector`的成员函数,返回指向容器**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其语法为: ```cpp iterator begin() noexcept; // 非常量版本 const_iterator begin() const noexcept; // 常量版本 ``` - **作用**:获取容器的起始位置迭代器,用于遍历或算法操作 - **返回值**:若vector,返回首个元素的迭代器;若为,返回`end()`迭代器[^3] ### 二、具体用法示例 #### 1. 基础遍历 ```cpp std::vector<int> vec = {5, 2, 8, 3}; for (auto it = vec.begin(); it != vec.end(); ++it) { std::cout << *it << " "; // 输出:5 2 8 3 } ``` 此代码演示了与`end()`配合的传统遍历方式[^1] #### 2. 常量迭代器 ```cpp const std::vector<int> cvec = {1, 3, 5}; auto cit = cvec.begin(); // 返回const_iterator // *cit = 10; // 错误!常量迭代器禁止修改元素 ``` #### 3. 配合STL算法 ```cpp std::vector<std::string> words = {"apple", "banana"}; auto found = std::find(words.begin(), words.end(), "banana"); if (found != words.end()) { std::cout << "Found at position:" << found - words.begin(); } ``` ### 三、进阶用法 #### 1. 反向迭代器 ```cpp for (auto rit = vec.rbegin(); rit != vec.rend(); ++rit) { std::cout << *rit << " "; // 输出:3 8 2 5 } ``` #### 2. 插入操作 结合`insert()`在起始位置插入元素: ```cpp vec.insert(vec.begin(), 100); // 插入后vec={100,5,2,8,3} ``` ### 四、注意事项 1. **容器检测**:使用前应检查`vec.empty()` 2. **迭代器失效**:在修改容器后(如`push_back`),原有迭代器可能失效 3. **类型匹配**:C++11后推荐使用`auto`自动推导迭代器类型[^4] ```mermaid graph TD A[begin()] --> B{容器状态} B -->|非| C[指向首元素] B -->|| D[等于end()]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