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IPv6
文章平均质量分 51
韩立金自由谈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NAT444和DS-lite应用场景定位
城域网中“延缓IPv4地址消耗和引导IPv6业务发展”的两大关键过渡技术——NAT444和DS-lite,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综合分析进行选择?本文将逐一进行分析。原创 2013-11-27 10:36:21 · 3278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NAT64中双栈用户的业务流程
前面提到DS-lite对于双栈用户的DNS request是启用DNS-proxy,即将用户的IPv4 DNS终结在家庭网关B4上,再有B4发起DNS request,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DS-lite默认B4和AFTR之间的网络是IPv6单栈的,因此将DNS request采用IPv6方式承载。在NAT64中,双栈用户的IPv4网络和IPv6网络有可能都能访问服务器,用户采用哪种报文格式原创 2013-12-03 21:28:08 · 3132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Lightweight 4over6
Lightweight 4over6原创 2013-12-04 20:22:16 · 2222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4v6场景技术总结(2)
总结梳理下4over6场景的主流IPv6过渡技术的特点。原创 2013-12-11 20:57:54 · 2808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MAP技术(2)
IPv4地址和端口与IPv6地址的无状态映射遵循什么算法或者规则?这是MAP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MAP技术的基础。首先从A+P的概念谈起。原创 2013-12-06 20:21:19 · 2130 阅读 · 4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MAP技术(1)
在IPv4向IPv6网络演进的浪潮中,存在着两对主要矛盾的较量,一对是IPv4地址短缺和IPv4业务蓬勃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IPv6海量的地址空间和IPv6应用的匮乏之间的矛盾。同时两对矛盾又互相制约,IPv4地址共享机制似乎又减缓了IPv6产业链的发展,IPv6产业链的不断发展似乎又在考验着IPv4地址共享机制的部署规模。MAP成为目前兼顾IPv4和IPv6的4voer6场景中最为关注的技术。原创 2013-12-05 21:27:37 · 2816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IVI
IVI方案是由CNGI-CERNET2的研究人员清华大学李星教授提出的IPv4和IPv6的翻译技术。IVI的说法灵感来源于罗马字码,IV是四,VI是六,所以IVI可代表IPv4和IPv6过渡与互访。原创 2013-12-13 21:07:58 · 3086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Radius扩展属性
在IPv6城域网改造过程中,AAA服务器除了保持与BRAS通过IPv4 Radius报文交互,但是需要扩展支持IPv6的扩展。与IPv6相关的Radius属性分为标准属性、过渡技术属性和设备厂商扩展属性。原创 2013-12-12 20:48:40 · 2749 阅读 · 1 评论 -
移动互联网发展及其对IPv6的影响
转载--出处为CIO时代网(www.ciotimes.com)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使移动互联网在系统能力调用、运行效率等方面得到提升,并将使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感受到更好的、3D等形式的应用,引发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变革。技术的推动将使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智能感知、SoLoMo等体现移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的应用得到更大发展。编码技术和信息安全理论与算法的发展将使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可转载 2013-12-15 15:21:01 · 1255 阅读 · 1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4v6场景技术总结(1)
4over6场景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IETF也产生了众多针对4over6场景的过渡技术,比如DS-lite、Public 4over6、Lightweight 4voer6、464XLAT、MAP-T、MAP-E等。本节将这些过渡技术按照不同纬度进行分类分析。原创 2013-12-10 20:27:10 · 2046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DS-lite的业务流程
DS-lite是关注度非常高的隧道技术,被视为long-term的IPv6演进方案。DS-lite是针对双栈用户或者纯IPv4用户的IPv4流量提供穿越IPv6网络的解决方案。DS-lite技术结合了4in6隧道和NAT44功能,包含两个功能实体,B4(Basic Bridging Broadband element)位于用户侧实现4in6隧道的封装和解封装,AFTR(Address Family原创 2013-12-02 19:15:45 · 5257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MAP技术(5)
在MAP域中,网络部署IPv6单栈协议。对于IPv6终端的业务流量是采用Native IPv6进行承载。对于IPv4终端的业务流量,需要在MAP-CE和MAP-BR之间(或者MAP-CE和MAP-CE之间)建立IPv6通道,根据对IPv4报文的封装方式不同,可以分为MAP-E和MAP-T两种方式。原创 2013-12-09 21:34:39 · 2159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NAT64+DNS64
在IPv6演进过程中,网络侧的IPv6 Ready程度较高,但是业务侧IPv6化还不乐观,因此解决IPv6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访,已经成为目前网络建设者关注的重点,特别是IPv6用户访问IPv4服务器的场景。前面介绍的NAT444和DS-lite技术都是为实现IPv4用户访问IPv4业务、IPv6用户访问IPv6业务服务的,不解决IPv4与IPv6互访需求。NAT64则是专为IPv4与IPv原创 2013-11-28 21:04:32 · 5564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NAT444与DS-lite概述
城域网的宽带用户数量巨大,是消耗网络IPv4地址的主力军。面对IPv4地址的枯竭,可采取的措施一是减缓IPv4地址的消耗速度,措施二是大力发展IPv6应用,而后者牵扯到IPv6终端、业务、运维、网络等产业链的集体联动,近年来虽已经得到的较快发展,但相对于庞大的IPv4群体还很渺小,因此,减缓IPv4地址的消耗速度,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建设者首要任务。在保证业务的不断增长的同时降低IPv4地址的消耗原创 2013-11-26 21:34:20 · 2385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smart6
NAT64+DNS64是IETF推荐的实现IPv6-IPv4互访的过渡技术,除此之外,Smart6技术也是一种IPv6-IPv4翻译的技术,它主要面向于ICP网络的快速迁移,主要部署在IDC的出口,主要应用场景为:场景一:在IPv4 ICP无力或者未能提供双栈改造时,提供快速迁移方案,实现IPv4 ICP为IPv6用户提供业务提供,同时也丰富IPv6用户的业务场景二:在ICP直接建设IPv原创 2013-11-30 21:41:38 · 2023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CGN部署方式
昨天分析了NAT444和DS-lite技术应用场景,今天接着分析CGN设备部署方式。NAT444和DS-lite的实现主体是CGN(carrier grade NAT)设备。CGN在城域网的部署由于其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是指CGN部署在城域网的CR层次,负责城域网范围所有用户的NAT转换。分布式是指CGN部署在城域网的BRAS层次,负责BRAS范围所有用户的N原创 2013-11-27 21:35:05 · 2217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DNS64流程及部署探讨
用户在进行业务访问时,通常是先发起DNS请求来获得域名的地址解析,然后进行IP报文封装,通过网络进行传送到服务器上。因此DNS服务器的地址解析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用户在获得运营商分配的IP地址的同时,会配置一个DNS服务器的地址。对于IPv4用户而言,DNS服务器地址是IPv4地址,用户发起A的DNS请求时报文被送到这个IPv4地址。对于IPv6用户而言,DNS服务器地址是IPv6地址,用户发起AA原创 2013-11-29 20:31:57 · 3160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MAP技术(3)
上一节讨论了MAP技术中IPv4 A+P与IPv6地址之间映射规则,这一节接着来回答第二个问题“MAP域中是如何来规划映射规则?又是如何进行规则下发的?”在MAP技术中有三种MAP Rule,BMR、FMR和DMR(DMR在MAP-E中成为Destinations outside the MAP domain)。这些规则通过DHCPv6扩展进行下发,本节将详细展开。原创 2013-12-07 22:35:56 · 2728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有状态stateful与无状态stateless地址转换
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有状态地址翻译与无状态地址翻译原创 2013-12-01 23:12:35 · 4949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MAP技术(4)
本节接着回答MAP技术的第三个问题:“MAP-BR的Pool是如何实现?可靠性如何提升?”在MAP域中通过将多个MAP-BR放在同一个Pool内实现负载分担和保护倒换的。同一个Pool中的每个MAP-BR配置相同的Anycast IPv6 address和不同的IPv6 address。MAP-CE配置的BR地址是选用的Anycast IPv6 address。原创 2013-12-08 22:04:10 · 1662 阅读 · 0 评论 -
UDP中四种不同的NAT类型及检测方法【转发与点评】
UDP中四种不同的NAT类型及检测方法 考虑到UDP的无状态特性,目前针对其的NAT实现大致可分为Full Cone、Restricted Cone、Port Restricted Cone和Symmetric NAT四种。值得指出的是,对于TCP协议而言,一般来说,目前NAT中针对TCP的实现基本上是一致的,其间并不存在太大差异,这是因为TCP协议本身便是面向连接的,因此无需考虑网络连接转载 2013-12-16 10:14:05 · 862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