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中Summary和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报告中的平均响应时间不一样的原因

本文深入解析了LR(LoadRunner)中Summary Report与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图表在呈现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上的不同,并提供了一种调整方法,使两者显示的数值一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R中Summary和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报告中的平均响应时间不一样的原因
在测试中发现Summary Report中average和 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中average是不一样的,在网上查找资料:
1.summary report里面给出的,是整个测试过程中,这个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
2.average reponse time图表里面,默认显示的是“图中所标示的那些点的平均响应时间”。
所以两者当然是不一致的。

如果想让2处显示的数值一样,执行如下操作:
1.打开analysis的View--->legend columns options。
2.在legend columns options里面,去掉Graph Min、Graph Avg、Graph Max的选项,改为选中Min、Avg、Max三项。显示的值就会和summary report里面的一样了。
<think>我们正在讨论CHI协议(Arm的CoherentHubInterface)中的transactionfilter概念。用户希望理解这两者的区别。根据CHI协议规范:-Transaction(事务):是协议中定义的一个完整操作序列,例如读请求、写请求等。一个事务通常包括请求、响应数据的传输。-Filter(过滤器):是协议中的一种机制,用于在节点(如RN,RequestNode)发送事务请求前,根据事务的属性(如地址范围)决定是否允许该事务通过,或者是否需要进行转换。具体区别:1.角色同:-Transaction是协议中传输的基本单位,代表一个完整的操作(如读、写)。-Filter是位于请求节点(RN)中的一个功能模块,用于在事务发出前进行过滤或修改。2.功能同:-Transaction是实际在互连中传输的信息单元,包含操作类型、地址、数据等。-Filter则是一种预处理机制,例如,一个RN可能配置多个过滤器,每个过滤器可以匹配特定地址范围的事务,并执行动作(如重映射地址、阻止事务、改变事务属性等)。3.位置同:-Transaction在系统中流动,从请求节点到主节点(HN)再到响应节点(SN)。-Filter位于请求节点内部,在事务被发出到互连之前。4.生命周期:-Transaction从请求开始到收到响应结束。-Filter在事务生成后、发出前起作用,之后事务进入互连网络。举例说明:假设一个请求节点(RN)想要读取一个地址0x1000。在RN内部,这个读操作会被封装成一个读事务(Readtransaction)。在发出之前,该事务会经过配置的过滤器。如果有一个过滤器配置为匹配0x1000-0x1FFF的地址,那么它可能会将这个事务的地址重映射到0x5000,然后事务以新的地址(0x5000)发出。因此,transaction是传输的载体,而filter是处理事务的一种机制。相关问题:1.CHI协议中的事务类型有哪些?2.过滤器在CHI协议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是什么?3.CHI协议中过滤器如何配置?4.事务在CHI协议中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think>### CHI协议中的Transaction与Filter概念区别 在Arm的CHI(Coherent Hub Interface)协议中,**Transaction**(事务)**Filter**(过滤器)是两个核心概念,主要区别如下: #### 1. **Transaction(事务)** - **定义**:Transaction是协议中的基本操作单元,代表一个完整的**一致性操作序列**。例如: - 读请求(Read request)及对应的响应(Response) - 写请求(Write request)及数据传输(Data transfer) - **生命周期**: - 始于请求节点(Requester Node, RN)发起操作 - 终于完成所有响应数据传输(包括可能的缓存一致性维护) - **关键特性**: - 包含多个阶段:请求(Request)、监听(Snoop)、响应(Response)、数据(Data)[^1] - 类型多样:如`ReadNoSnp`(无需监听的读)、`WriteEvictFull`(写回缓存行)等 - 携带元数据:地址(Address)、操作码(Opcode)、事务ID(Transaction ID)等 - **示例**: > 处理器发起读内存操作: > `RN` → `Read request` → `HN`(主节点)→ `SN`(从节点)→ `Data response` → `RN` #### 2. **Filter(过滤器)** - **定义**:Filter是位于请求节点(RN)中的**预处理模块**,用于在事务发出前**拦截并修改/过滤请求**。 - **核心功能**: - **地址重映射**:修改事务的目标地址(如MMU功能) - **访问控制**:阻止非法地址访问(安全策略) - **属性修改**:调整事务的缓存属性(如将可缓存请求改为非缓存) - **工作位置**: - 在RN内部,**早于事务进入互连网络**(Interconnect) - 参与事务的全局一致性流程 - **示例**: > 处理器请求地址`0x1000` → Filter检测到该地址需重映射 → 事务实际发送地址`0x5000` #### 3. **关键区别总结** | **特性** | **Transaction** | **Filter** | |-------------------|--------------------------------------------|--------------------------------------| | **角色** | 协议操作的基本载体 | 事务的预处理模块 | | **作用范围** | 全局(跨节点) | 本地(仅在RN内部) | | **生命周期** | 从请求到响应完成的全过程 | 事务发出前的瞬间处理 | | **影响内容** | 数据一致性、缓存状态 | 事务的地址/属性 | | **协议层参与** | 涉及所有节点(RN/HN/SN) | 仅RN参与 | #### 4. **交互关系** ```mermaid flowchart LR A[RN生成事务请求] --> B{Filter处理} B -- 放行/修改 --> C[事务进入互连网络] B -- 拦截 --> D[丢弃事务] C --> E[HN/SN处理事务] ``` > **Filter仅影响事务的初始状态**,而Transaction的后续流程由协议一致性规则控制[^1]。 --- ### 相关问题 1. CHI协议中Transaction的类型有哪些?如何保证其原子性? 2. Filter的配置策略如何影响系统性能与安全性? 3. CHI协议如何处理Transaction失败或超时? 4. Filter能否修改事务的一致性属性(如Cacheable→Non-cacheable)?会有什么影响? [^1]: 引用自Arm CHI协议规范:Filter机制在RN中实现本地预处理,而Transaction是全局一致性操作的基本单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