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LFS,相信很多人都是利用VMware10以上版本所自带的复制黏贴功能来实现开发的,对于VMware10以下的版本,还有一种开发模式,就是远程登录开发模式,即利用XShell辅助开发。XShell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接下来要用到的WinSCP也自行搜索
LFS+XShell
回到最初的起点,这次教程要结合另一篇文章来看,《LFS详细搭建指南——适合初学者使用》
首先打开计算机的服务,查看“VMware NAT Service”和“VMware DHCP Service”有没有开启,没有开启要开启服务,具体方法可以查看另一篇文章《LFS进阶版(QT)——GUI界面的实现》
然后在root下,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执行以下代码
net-setup
然后选中默认的第一个(eth0),直接回车即可
接着也是选中默认的第一个dhcp,直接回车即可
然后就可以找到虚拟机的ip地址,比如下图
其IP地址为192.168.19.128
然后启动虚拟机里面的sshd服务
/etc/rc.d/init.d/sshd start
因为sshd默认不运行无密码用户登录,所以我们还需要修改下root用户的密码:
passwd
接着我们在XShell中运行以下代码即可运行,其IP为之前所记IP
ssh root@192.168.19.128
如图,连接成功
接下来就可以很方便的复制黏贴代码进行开发了。同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使用了XShell,所以虚拟机的快照服务是没办法恢复工作环境的,因为XShell无论怎么运行,虚拟机界面始终保持在最初的状态。如果用XShell开发的话,每次重新连接都得重启虚拟机,并按照以下重启恢复工作状态的步骤来恢复工作状态
重启恢复工作状态
一、从开始一直到完成Stripping中如果重新启动的恢复步骤:
1.重新启动计算机,并从LiveCD启动(有的虚拟机会默认从LiveCD启动,所以这步可有可无)
相关知识点
在VMWare中因为磁盘已经有了信息了,所以会从磁盘启动,需要在启动虚拟机中的机器时按F2进入虚拟机的虚拟BIOS,然后在BOOT中设置第一启动为CD-ROM,保存退出即可,如图
2.LiveCD启动过程同第一次启动选择一样
3.加载分区
export LFS=/mnt/lfs
mkdir -pv $LFS
mount /dev/hda2 $LFS
4.建立工具链的链接
ln -sv $LFS/tools /
5.创建lfs用户
groupadd lfs
useradd -s /bin/bash -g lfs -m -k /dev/null lfs
passwd lfs
chown -v lfs $LFS/tools
chown -v lfs $LFS/sources
su - lfs
6.建立lfs用户的环境
cat > ~/.bash_profile << "EOF"
exec env -i HOME=$HOME TERM=$TERM PS1='\u:\w\$ ' /bin/bash
EOF
cat > ~/.bashrc << "EOF"
set +h
umask 022
LFS=/mnt/lfs
LC_ALL=POSIX
PATH=/tools/bin:/bin:/usr/bin
export LFS LC_ALL PATH
EOF
source ~/.bash_profile
7.检查一下
export
应该输出如下
declare -x HOME=”/home/lfs”
declare -x LC_ALL=”POSIX”
declare -x LFS=”/mnt/lfs”
declare -x OLDPWD
declare -x PATH=”/tools/bin:/bin:/usr/bin”
declare -x PS1=”\u:\w\$ ”
declare -x PWD=”/home/lfs”
declare -x SHLVL=”1”
declare -x TERM=”linux”
8.进入编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