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网络协议---移动网络:去巴塞罗那,手机也上不了脸书

本文详述了移动网络从2G到4G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代网络的技术特点、关键组件及工作原理,如BTS、BSC、SGSN、GGSN、eNodeB、MME、SGW、PGW等,以及4G网络中控制面和数据面的分离,展示了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升级。

移动网络的发展历程

2G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不是 IP 网络,走模拟信号。

手机通过收发无线信号通信,需嵌入 SIM。

手机是客户端,无线信号的服务端是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em)。

基站子系统分两部分:

  • 对外提供无线通信,叫基站收发信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 对内连接有线网络,叫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提供手机业务的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称为核心网(CN,Core Network)。核心网还没有进入互联网,主要提供手机业务。

核心网,包含的模块统称网络子系统(NSS,Network and Switching Subsystem):

  •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obile Service Switching Center)是进入核心网的入口。
  • 鉴权中心(AUC,Authentication Cente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负责安全。
  •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Visit Location Register),查看手机位置。
  •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查看号码归属地。
  • 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连接核心网和互联网(2G 时是 PST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G

支持 IP 网络。

基站朝后的组件中 ,多了分组控制单元(PCU,Packet Control Unit),提供分组交换通道。

核心网中,有朝前的接待员(SGSN,Service GPRS Supporte Node)和朝后连接 IP 网络的网关型 GPRS 支持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ed Nod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G
大大增加了无线的带宽。W-CDMA 理论最高 2M 的下行速度。

基站改变了,一面是朝外的 Node B,一面是朝内连接核心网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G

基站成为 eNodeB,包含了原来的 Node B 和 RNC 的功能,下行速度向百兆级迈进。

核心网实现了控制面和数据面的分离。控制面主要是指令,多是小包,需要高的及时性;数据面主要是流量,多是大包,需要吞吐量。

  • HSS,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数据库,包括号码归属地、认证信息等。
  • MME,核心控制网元,根据 HSS 的信息,对手机进行认证和鉴权。
  • SGW,PGW,负责具体的数据流量。
  • PCRF,策略和计费控制单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G 网络协议解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控制面协议

当一个手机上网时,先连接 eNodeB,并通过 S1-MME 接口,请求 MME 对手机验证。S1-MME 协议栈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E 是手机。eNodeB 朝前对接网线网,朝后对接核心网,在控制面通过 IP 网对接 MME。IP 层之上是 SCTP,比 TCP 完善。

SCTP 特点:

  • 多宿主。一台机器可有多个网卡。
  • 联合(association),将多个接口、多条路径放入一个联合。检测到一条路径失效时,可选另一条。
  • 将一个联合分成多个流。每个流都有一个流编号,多个流不相互阻塞。
  • 四次握手,引入 Cookie 概念,防止 SYN 攻击。TCP 三次握手中,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 SYN 后,返回一个 SYN-ACK 前,就建立数据结构,记录状态,等待客户发送 ACK 的 ACK。
    四次握手过程:
    客户端:INIT 发起连接—>服务端:INIT-ACK,包含了 Cookie—>客户端:COOKIE-ECHO,包含了服务端发送的 Cookie—>服务端:分配资源,发送 COOKIE-ACK。
  • 消息分帧。TCP 是面向流的,数据无界限,而 SCTP 借鉴了 UDP,在数据传输中提供消息分帧。
  • 三次挥手。一端关闭自己的套接字时,两端都关闭,均不再传输数据。

MME 通过认证鉴权,由控制面建立数据面的数据通路,使用控制面的协议 GTP-C。

数据通路分两段,其实是两个隧道:

  • 从 eNodeB 到 SGW,这个数据通路由 MME 通过 S1-MME 告诉 eNodeB,通过 S11 告诉 SGW。
  • 从 SGW 到 PGW,SGW 通过 S11 协议知道自己是一端,并主动通过 S5 协议,告诉 PGW。

GTP-C 基于 UDP。GTP 头中有隧道 ID、序列号,结合定时器,可实现可靠性。

2、数据面协议

当两个隧道都打通,接在一起时,PGW 给手机分配一个隧道内部的 IP 地址,该 IP 由手机运营商管理。手机通过 IP 连接 eNodeB,从 eNodeB 经过 S1-U,到达 SGW,再从 SGW 经过 S8 协议,到达 PGW,连接到互联网。

数据面协议通过 GTP-U,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手机每发出一个包,都由 GTP-U 隧道协议封装起来,格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乘客协议,手机发出的包,IP 是手机的 IP。
  • 隧道协议,需要隧道 ID 标识不同的隧道。
  • 承载协议,IP 是 SGW 和 PGW 的 IP。

3、手机上网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手机寻找附近的基站 eNodeB,找到后发送 Attach Request。
  • eNodeB 将请求发给 MME。
  • MME 请求手机,认证、鉴权,请求 HSS,查看余额、地址等。
  • MME 认证成功后,分配隧道。请求创建会话,给 SGW 分配一个隧道 ID t1,并请求 SGW 给自己也分配一个隧道 ID。
  • SGW 向PGW 请求创建会话,为 PGW 的控制面分配一个隧道 ID t2,数据面分配一个隧道 ID t3,并请求 PGW 给自己的控制面和数据面分配隧道 ID。
  • PGW 回复 SGW 会话创建成功,使用 ID t2,回复中有给 SGW 控制面分配的隧道 ID t4 和数据面的隧道 ID t5,隧道建设完成。
  • SGW 回复 MME 会话创建成果,使用 ID t1,回复中有给 MME 分配的隧道 ID t6,和给 eNodeB 分配的隧道 ID t7。
  • MME 发现隧道建设成功后,告诉 eNodeB 其隧道 ID 为 t7,同时希望 eNodeB 给 SGW 分配一个隧道 ID。
  • eNodeB 告诉 MME 自己给 SGW 分配一个隧道,ID 为 t8。
  • MME 将隧道 ID t8 告知 SGW。

这样,手机可通过建立的隧道成功上网。

4、异地上网问题

SGW 是本地运营商的设备,PGW 是所属运营商的设备。

如果位于巴塞罗那,手机搜寻到巴塞罗那的 eNodeB,通过 MME 查询国内运营商的 HSS,如果允许上网,手机和巴塞罗那的 SGW 会建立一个隧道,然后巴塞罗那的 SGW 和国内运营商的 PGW 建立一个隧道,通过国内运营商的 PGW 上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网策略由国内运营商在 PCRF 中控制,因而还是上不了脸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