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TCP/IP网络的路由器中,所有的IP数据包的传输都是采用FIFO(先进先出),尽最大努力传输的处理机制。在早期网络数据量和关键业务数据不多的时候,并没有体现出非常大的缺点,路由器简单的把数据报丢弃来处理拥塞。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数据量的急剧增长,以及多媒体,VOIP数据等对延时要求高的应用的增加。路由器简单丢弃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网络。单纯的增加网络带宽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网络的开发者们提出了服务质量的概念。概括的说:就是针对各种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务质量的网络服务功能。提供QoS能力将是对未来IP网络的基本要求。
Linux中的QOS分为入口(Ingress)部分和出口(Egress)部分,入口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入口流量限速(policing),出口部分的QoS用于队列调度(queuing scheduling)。
在 Linux 里面,对这个功能模块的称呼是 Traffic Control ,简称 TC。
这篇文章介绍Ingress。
大多数排队规则(qdisc)都是用于输出方向的,输入方向只有一个排队规则,即ingress qdisc。ingress qdisc本身的功能很有限(速率控制),但可用于重定向incoming packets。通过Ingress qdisc把输入方向的数据包重定向到虚拟设备ifb,而ifb的输出方向可以配置多种qdisc,就可以达到对输入方向的流量做队列调度的目的。
Linux TC是一个控发不控收的框架,然而这是对于TC所置于的位置而言的,而不是TC本身的限制,事实上,你完全可以自己在ingress点上实现一个队列机制,说TC控发不控收只是因为Linux TC目前的实现没有实现ing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