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

1、物联网概念

           目前对物联网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主要原因在于物联网理论知识体系尚未完善,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还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物联网技术涉及多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物联网的理解出发点不同,在短期内还没达出共识。
          本文结合物联网的一些特点认为: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网络,用于任何事物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信息交换与通信。这里的物可以是实际物体,也可以是虚拟的事物(代码或程序软件)。 

2、历史起源

       首次提出是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物相连的思想,由于当时受技术限制,并未引起重视。
       1998年MIT提出EPC(电子标签代码)系统。
       2009年美国IBM提出“智慧地球”:将传感器嵌入到铁路、电网、供水系统、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系统中,物品直接通过互联网互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整合。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感知中国”。

3、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技术,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方面来考虑,物联网系统可分四层。
         感知识别层:感知识别层位于物联网系统末端,是物理世界连接信息世界的纽带,该层赋予万物“说话”(RFID技术)、视、听、嗅、触等能力(传感器技术)。
         网络构建层:该层将感知层所感知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供上层使用。
         服务管理层:数据存储(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检索(搜索引擎技术)、使用(数据挖掘与机
器学习)、数据安全等。
         应用决策层: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4、物联网特征

         全面感知:感知层具备全面感知能力,即能够通过传感器、RFID、定位等技术实现对物理、化学、生理的等各种信号采集、识别与控制。
         可靠传输: 物体需按照协议接入互联网,才能实现物物的信息交换,所以互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基础,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技术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实现数据准确实时可靠传输。
        智能服务:物联网不仅仅是提供万物互联,物联网将大规模海量数据可靠组织起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行业提供智能化服务。

 5、物联网技术难点

        边缘计算:随着物联网发展,感知层除了具备全面感知能力外,还需具备对各种传感器数据融合、分析、智能处理等能力。
        泛在接入:目前物联网没有相关统一标准,终端通信方式及通信协议多样化,物联网系统需兼容多种网络、自适应多协议,实现异构网络融合。
        数据安全:物联网广泛接入更丰富数据的同时,如何保证数据不被滥用,隐私数据保护成为物联网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