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是3GPP TR 22.829 V17.1.0技术报告,专注于无人机(UAV)在3GPP系统中的增强支持。文章提出了多个无人机应用场景,分析了相应的能力要求,并建议了新的服务级别要求和关键性能指标(KPIs)。
下载资源:3GPPTR22.829R17EnhancementforUnmannedAerialVehicles资源-优快云文库
主要内容包括:
- 无人机高清视频直播:支持4K乃至8K视频实时上传,要求低延迟、高可靠性和精确定位,以避免事故。
- 无人机作为空中基站:在灾难监测等场景中,无人机携带基站设备,提供临时覆盖,强调快速部署和灵活配置。
- 无人机命令与控制(C2)通信:定义了直接C2、网络辅助C2等多种模式,强调QoS保障和安全性,以适应不同飞行环境和需求。
- 无人机与地面用户共存:探讨了无人机与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用户共享网络资源时的干扰最小化问题。
- 自主无人机控制:AI系统通过5G网络控制无人机,对上下行传输提出了高带宽和低延迟要求,并需要高精度定位信息。
- 无人机群管理:支持无人机群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强调群管理和协同作业能力。
- 服务可用性和体验保障:提出通过边缘计算和路径优化,确保无人机通信服务的低延迟和高可靠性。
文章最后总结了无人机通信服务的潜在要求,并建议3GPP制定相关服务规范,以更好地支持无人机生态系统的发展。
5.3 无人机系统(UAS)命令与控制(C2)通信用例
5.3.1 描述
在Rel-16 ID_UAS的服务要求中,假定无人机系统(UAS)是由人类操作员使用无人机控制器来控制配对的无人机,其中无人机和无人机控制器都通过3GPP网络使用两个单独的连接进行命令和控制(C2)通信。
然而,Rel-16中的ID_UAS服务并未考虑C2通信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对于UAS操作,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包括与另一架无人机发生空中碰撞的风险、无人机失控的风险、无人机被故意滥用的风险,以及各种UAS用户(例如商业、休闲等)共享空域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安全风险,当考虑将5G网络作为传输网络时,通过保证C2通信的服务质量(QoS)来提供UAS服务非常重要。
图5.3.1-1展示了这个用例中的四种C2通信模型。
图5.3.1-1:四种C2通信模型(蓝色箭头表示C2通信链路)
模型A:直接C2;无人机控制器和无人机建立直接的C2链路以进行相互通信,两者都使用5G网络为直接C2通信配置和调度的无线电资源注册到5G网络。
模型B:网络辅助C2;无人机控制器和无人机注册并建立各自的单播C2通信链路到5G网络,并通过5G网络进行相互通信。此外,无人机控制器和无人机可能通过不同的NG-RAN节点注册到5G网络。5G网络需要支持一种机制,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可靠地路由C2通信。
模型C:网络辅助双C2;遵循模型B的网络辅助C2模型,为了确保UAS操作的C2通信的服务可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当无人机在操作员的视线之外(BLOS)飞行时,为无人机提供支持冗余的C2通信链路。
模型D:UTM导航C2;无人机为自主飞行提供了预先安排的飞行计划,但UTM仍然与无人机保持C2通信链路,以便在必要时监视无人机并为其导航。
通常,模型A、模型B和模型C是用于人类操作员使用无人机控制器直接命令和控制无人机飞行。为了避免无人机失控的风险,确保用于C2通信的5G连接至关重要。
相反,模型D是用于使用UTM提供的预先安排的飞行路线间接命令和控制无人机飞行。在这种情况下,UTM需要定期监视飞行状态,并在需要时提供更新以调整路线。
出于可靠性和服务可用性的考虑,可以通过将任何模型组合成一个备份C2通信链路来应用混合C2模型。
- 例如,可以首先使用模型A的直接C2,然后在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