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okie机制和session机制的区别
具体来说cookie机制采用的是在客户端保持状态的方案,而session机制采用的是在服务器端保持状态的方案。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在服务器端保持状态的方案在客户端也需要保存一个标识,所以session机制可能需要借助于cookie机制来达到保存标识的目的,或者用URL地址重写的方法。
二、cookie
1、cookie机制
Web应用程序是使用HTTP协议传输数据的。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一旦数据交换完毕,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会关闭,再次交换数据需要建立新的连接。这就意味着服务器无法从连接上跟踪会话。即用户A购买了一件商品放入购物车内,当再次购买商品时服务器已经无法判断该购买行为是属于用户A的会话还是用户B的会话了。要跟踪该会话,必须引入一种机制。
Cookie就是这样的一种机制。它可以弥补HTTP协议无状态的不足。在Session出现之前,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采用Cookie来跟踪会话。
2、会话cookie和持久cookie的区别
Cookie的maxAge决定着Cookie的有效期,单位为秒(Second)。Cookie中通过getMaxAge()方法与setMaxAge(int maxAge)方法来读写maxAge属性。
会话cookie:如果maxAge为负数,则表示这个cookie生命周期为浏览器会话期间,只要关闭浏览器窗口,cookie就消失了。这种生命期为浏览会话期的cookie被称为会话cookie。会话cookie一般不保存在硬盘上而是保存在内存里。
持久cookie: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maxAge),且maxAge属性为正数,则表示该Cookie会在maxAge秒之后自动失效。浏览器会将maxAge为正数的Cookie持久化,即写到对应的Cookie文件中。无论客户关闭了浏览器还是电脑,只要还在maxAge秒之前,登录网站时该Cookie仍然有效。下面代码中的Cookie信息将永远有效。
浏览器就会把cookie保存到硬盘上,关闭后再次打开浏览器,这些cookie依然有效直到超过设定的过期时间。存储在硬盘上的cookie可以在不同的浏览器进程间共享,比如两个IE窗口。而对于保存在内存的cookie,不同的浏览器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maxAge为0,则表示删除该Cookie。Cookie机制没有提供删除Cookie的方法,因此通过设置该Cookie即时失效实现删除Cookie的效果。失效的Cookie会被浏览器从Cookie文件或者内存中删除。
三、session
Session是另一种记录客户状态的机制,不同的是Cookie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而Session保存在服务器上。客户端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把客户端信息以某种形式记录在服务器上。这就是Session。客户端浏览器再次访问时只需要从该Session中查找该客户的状态就可以了。
当程序需要为某个客户端的请求创建一个session的时候,服务器首先检查这个客户端的请求里是否已包含了一个session标识-称为sessionid,如果已包含一个sessionid则说明以前已经为此客户端创建过session,服务器就按照sessionid把这个session检索出来使用(如果检索不到,会新建一个),如果客户端请求不包含sessionid,则为此客户端创建一个session并且生成一个与此session相关联的sessionid,sessionid的值是一个不会重复的字符串,这个sessionid将被在本次响应中返回给客户端保存。
保存这个sessionid的方式可以采用cookie,这样在交互过程中浏览器可以自动的按照规则把这个标识发给服务器。一般这个cookie的名字是是JSESSIONID。Session机制决定了当前客户只会获取到自己的Session,而不会获取到别人的Session。各客户的Session也彼此独立,互不可见。
URL地址重写
如果客户端浏览器将Cookie功能禁用,或者不支持Cookie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用到URL重写。URL地址重写的原理是将该用户Session的id信息重写到URL地址中。服务器能够解析重写后的URL获取Session的id。这样即使客户端不支持Cookie,也可以使用Session来记录用户状态。HttpServletResponse类提供了encodeURL(String url)实现URL地址重写,例如:<td>
<a href="<%=response.encodeURL("index.jsp?c=1&wd=Java") %>">
Homepage</a>
</td>
该方法会自动判断客户端是否支持Cookie。如果客户端支持Cookie,会将URL原封不动地输出来。如果客户端不支持Cookie,则会将用户Session的id重写到URL中。重写后的输出可能是这样的:
<td>
<ahref="index.jsp;jsessionid=xxx?c=
1&wd=Java">Homepage</a>
</td>
即在文件名的后面,在URL参数的前面添加了字符串“;jsessionid=XXX”。其中XXX为Session的id。分析一下可以知道,增添的jsessionid字符串既不会影响请求的文件名,也不会影响提交的地址栏参数。用户单击这个链接的时候会把Session的id通过URL提交到服务器上,服务器通过解析URL地址获得Session的id。
如果是页面重定向(Redirection),URL地址重写可以这样写:
<%
if(“administrator”.equals(userName))
{
response.sendRedirect(response.encodeRedirectURL(“administrator.jsp”));
return;
}
%>
效果跟response.encodeURL(String url)是一样的:如果客户端支持Cookie,生成原URL地址,如果不支持Cookie,传回重写后的带有jsessionid字符串的地址。
对于WAP程序,由于大部分的手机浏览器都不支持Cookie,WAP程序都会采用URL地址重写来跟踪用户会话。
总结:
TOMCAT判断客户端浏览器是否支持Cookie的依据是请求中是否含有Cookie。尽管客户端可能会支持Cookie,但是由于第一次请求时不会携带任何Cookie(因为并无任何Cookie可以携带),URL地址重写后的地址中仍然会带有jsessionid。当第二次访问时服务器已经在浏览器中写入Cookie了,因此URL地址重写后的地址中就不会带有jsessio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