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二、MGR组复制的特点
高一致性:基于分布式paxos协议实现组复制,保证数据一致性;
- 高容错性:自动检测机制,只要不是大多数节点都宕机就可以继续工作,内置防脑裂保护机制;
- 高扩展性:节点的增加与移除会自动更新组成员信息,新节点加入后,自动从其他节点同步增量数据,直到与其他节点数据一致;
- 高灵活性:提供单主模式和多主模式,单主模式在主库宕机后能够自动选主,所有写入都在主节点进行,多主模式支持多节点写入。
三、MGR的限制
存储引擎必须为Innodb,即仅支持InnoDB表,并且每张表一定要有一个主键,用于做write set的冲突检测;
- 每个表必须提供主键;
- 只支持ipv4,网络需求较高;
- 必须打开GTID特性,二进制日志格式必须设置为ROW,用于选主与write set;
- COMMIT可能会导致失败,类似于快照事务隔离级别的失败场景;
- 目前一个MGR集群组最多支持9个节点;
- 不支持外键于save point特性,无法做全局间的约束检测与部分部分回滚;
- 二进制日志binlog不支持Replication event checksums;
- 弹性复制(高扩展性):server动态添加移除
- 高可用分片(高扩展性):分片实现写扩展,每个分片是一个复制组。
- 替代主从复制(高扩展性):整组写入,避免单点争用。
- 自动化系统:自动化部署Mysql复制到已有复制协议的自动化系统。
- 故障检测与容错:自动检测,若服务faild,组内成员大多数达成认为该服务已不正常,则自动隔离。
- 组内成员会构成一个视图,组内成员主动加入或离开(主动或被动),都会更新组配置,更新视图。成员自愿离开,先更新组配置,然后采用大多数成员(不包含主动脱离的成员)意见是否确认该成员离开更新视图。如果是故障要排除,则需大多数服务确认(包括故障成员意见),然后才会更新组配置和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