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
文章平均质量分 64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以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灾害监测、社会经济和气象气候等系列数据产品为核心,增加全新的IMAP和3S知识库版块,秉承数据共享理念,全力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集数据查询、检索、交换及共享发布为一体的综合性云服务平台。
展开
-
基于ETM+遥感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现状研究的解决方案
1.引言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影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八大环转载 2014-05-09 12:26:18 · 5427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Modis的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的获取解决方案-京津唐
1.背景与技术路线 地表温度(LST)是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物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也是研究地表和大气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许多应用如干旱、高温、林火、地质、水文、植被监测,全球环流和区域气候模型等都需要获得 LST。本方案以北京为例采用星载传感器的红外通道反演 LST 的劈窗反演方法算法。 京津唐地表温度获取与分析的技术路线如图 1 所示,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 ) 数转载 2014-05-15 14:44:28 · 14537 阅读 · 3 评论 -
城市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的技术方法
在山洪灾害评估方面的长期摸索和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灾情评估方法。在灾前风险评估方面, 提出的评估方法主要有资料统计分析法、实验模拟分析法、数学模型法、遥感和GIS法。资料统计分析法是根据历史资料和文献,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实现, 如基于网格的多因子统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实验模拟方法是在对山洪灾害有一定认识基础上, 通过实验模拟灾害的演进和成灾过程, 提取致灾因子作为评估的依据。数学模型转载 2014-04-14 10:44:56 · 2899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遥感及气象数据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解决方案
1.引言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是全球环境的灾难,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更限制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江源地区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其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部分,它能够为该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通过对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转载 2014-06-06 14:33:26 · 5070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GIS的地学数据处理
1、数字地形模型 ( D T M )的建立应用美国地质调查局 ( U SGS) ERO S数据中心提供的 30 ″ ( 约 1 k m ) 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 E M )数据 , 在 G I S软件支持下 , 派生数字坡度模型和数字坡向模型 ,建立了中央经线为 105 ° E 、 双标准纬线分别为25 ° N 和 47 ° N、 1 k m 空间分辨率的等积割圆锥投影内蒙古 D T M转载 2014-04-28 14:05:59 · 1407 阅读 · 3 评论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空间特征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数据是在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4个时间段的陆地卫星TM数据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其他辅助数据,采用全数字人机交互作业方法制备的空间数据。为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空间特征及时空动态,在分期完成土地利用类型矢量图形的基础上,以1km²为单位面积计算的各种生态类型的面积比例,有效反映了4个时间段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态势(图1.1,图1.转载 2014-04-22 11:37:55 · 4512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变化时空分异规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变化时空分异规律 受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影响,加之人类活动作用强度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程度的不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表现为高度的时空差异特征。1980-2010年过去30年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表现为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宁夏、辽宁、等6省份不同幅度的增长,而广东、江苏、山东、安徽、陕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份不转载 2014-04-22 12:21:23 · 2354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的解决方案
1.引言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 1921 年, Park 和 Burgess 在生态学领域中首次应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定量分析已成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有效依据。 该方案利用 Landsat TM/ETM+ 等转载 2014-05-22 14:53:00 · 2497 阅读 · 0 评论 -
城市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普遍重视城市洪灾的评估研究, 尽管将洪灾评估进行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报道, 但许多学者已认识到其重要性, 涉及各单项评估评价研究文献较多, 主要集中于洪水灾害的风险分析与制图, 特别是1988年联合国组织编制的《根据洪水风险分析及风险图改进防洪系统专家组会议会刊》具有代表性, 指出了洪水风险性评价与制图的原理、方法和实例应用等[9]。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受洪灾影响严重的转载 2014-04-14 10:25:16 · 1501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遥感及气象数据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解决方案
1.引言 生态环境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对于外界干扰所具有的敏感反应和自恢复能力,是自然属性和人类经济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不仅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区域资源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方案采用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概念模型来选取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概念模型是基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涵转载 2014-05-27 12:23:47 · 9074 阅读 · 4 评论 -
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摘录)
1、土地覆盖类型调查 2006年北京市土地覆盖类型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2006年北京市土地覆盖分布有以下特点: (1)北京市土地覆盖类型以林地、耕地及建筑用地为主,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较少。林地、耕地及建筑用地面积分别占到全市总面积的47.72%、26.13%及14.32%,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共占11.83%。从用地比例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开发的强度比转载 2014-04-16 16:17:06 · 3448 阅读 · 0 评论 -
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引言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地球诸多水环境要素进行动态监测成为现实。我国环境遥感应用领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的环境监测发展到了环境区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研究等。遥感水环境监测从一次性监测发展到了连续动态监测,从个别指标的定性研究扩展到了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研究和定量分析,从单一卫星数据源的应用发展到了多数据源、多时相、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原创 2014-05-23 15:35:09 · 5416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的解决方案
1.引言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 1921 年, Park 和 Burgess 在生态学领域中首次应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定量分析已成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有效依据。 该方案利用 Landsat TM/ETM+ 等转载 2014-05-22 14:54:11 · 1494 阅读 · 0 评论 -
ArcGIS教程:地统计模拟的示例
模拟示例 示例 I 在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和地区,空气质量都是令人关注的重要健康指标之一。在美国,众所周知,洛杉矶的空气质量不是很好,分布密集的监控网络每半天就对臭氧、微粒物质和其他污染物等数据进行一次收集。基于此空气质量数据,可获得每种污染物的浓度以及污染物每年超过州空气质量标准和联邦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由于这两个测量值均支持对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生活进行感染风险的局部评估,因此,每年超过临转载 2014-10-21 10:26:06 · 1884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蒸散量的获取与分析的解决方案
1.引言 蒸散是指水分从地表移向大气的过程,它包括土壤与植株表面液相或固相水的蒸发和通过植物组织的蒸腾。蒸散过程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运移、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准确的估算区域蒸散量能够有效提高气象预测以及水文气象预测的精度, 同时蒸散量的精确估算对于地理、水文、气象、农业以及水利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采用 Penman-Monteith 模型对全国的地表蒸散量进行估算转载 2014-06-25 14:46:31 · 8425 阅读 · 1 评论 -
土地利用:带您看35年土地发展变化,有有兴趣的不?一起来探讨一下啊
土地利用:带您看35年土地发展变化,有有兴趣的不?一起来探讨一下啊原创 2018-01-12 14:15:14 · 2843 阅读 · 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