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M:一个与系统平台和编程语言无关的接口,程序和脚本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动态地访问和修改文档的内容、结构和样式。
- 最好将外部js的<srcipt>标签放在html文档的最后,</body>标签之前,这样能使浏览器更快的加载页面。
- 可以不加type="text/javascript",因为脚本默认是JavaScript。
- 如果想在使用单引号(双引号)包裹的字符串中写单引号(双引号),需要加入转义字符/,比如'they\'re dogs'。
- 赋值操作并不永远返回true, a = false; 返回的就是false。
- 空字符串和false等价,如果还要比较类型使用===(!==)。
- do...while能够保证循环体内的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
- 如果在某个函数中声明了var,就是局部变量,只存在于这个函数中。如果不声明var(直接使用),则声明的变量为全局变量。
- 由浏览器提供的预定义对象称为宿主对象(host object)。
- 使用typeof操作符得到的类型为string。
- 如果getElementsByTagName得到的目标类型为object htmlCollection而不是数组,原因是代码顺序的问题,JS代码位于目标元素之前,代码被执行时目标元素还没有加载到DOM树中,将js代码放在</body>上一行。
- if(something)与if(someting != null)完全等价。
- setAttribute不会修改文档的源码,因为是DOM的工作模式:先加载文档的静态内容,再动态刷新,动态刷新不影响文档的静态内容。
- 元素节点的nodeType是1,文本节点的nodeType是2,属性节点的nodeType是3。
- 使用href="#",表示一个仅提供内部使用的链接记号(未指向任何位置,不跳转)。
- 为了向后兼容,有的浏览器不理解DOM语法,所以在调用去之前先要进行判断,if(!document.getElementByTagName) return false;
- 尽量减少外部js的数量(将其放入一个js),就可以减少加载页面时发出的请求数量,减少请求数量通常是性能优化时首先考虑的。
- 位于<head>块的脚本会导致浏览器无法并行加载其他文件(如图像和其他脚本)。在下载脚本期间,浏览器不会下载其他文件,所有其他资源都要等脚本加载完毕后才能下载。
- 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函数执行完毕后也会返回结果,只是结果为undefined。
- nodeName属性总是大写的值,即使html中是小写的。
- innerHTML不会返回内容,还是需要通过DOM操作获取内容。
- 对浏览器来说,DOM节点树才是文档,要从这一点上进行考虑。
- 不属于DOM节点树的组成部分,称为文档碎片。
- var x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xx"); xx是对节点的一个引用(C++中的引用&),对xx修改也会对原节点修改。
- ajax中,服务器向XMLHttpRequest发回响应时,该对象有很多值(readyState)
- 0:未初始化
- 1:正在加载
- 2:加载完毕
- 3:正在交互
- 4:完成
- 只要readyState的值为4了,就可以访问服务器发回来的数据了。
- 访问服务器发回来的数据通过两个属性完成
- responseText属性,这个属性用于保存文本字符串形式的数据。
- responseXML属性,用于保存Content-type头部中指定为‘text/xml'的数据,其实是一个DocumentFragment对象(?)。
- 在使用ajax时,千万要注意同源策略。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发送的请求只能访问与其所在同一个域(?)中的数据,不能向其他域发送数据。
- 获取p标签的文本使用 xx.firstChild.nodeValue;
- xx.style.font等只包含内联的css样式,无法读取内/外部样式表中的样式。
- 用DOM设置的样式,就能用DOM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