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简单介绍

一、PyTorch是什么?

PyTorch是一个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它让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能够轻松地使用Python来设计和训练神经网络。PyTorch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使得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变得简单且直观。

二、PyTorch的主要特点

1,动态图计算:PyTorch使用的是动态图计算,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时改变你的计算图,这对于调试和实验非常有帮助。相比之下,一些其他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使用的是静态图计算,一旦图被定义,就不能轻易改变。
2,易于上手:PyTorch的API设计得非常直观和易于理解,尤其是对于Python程序员来说。这使得新手可以快速地入门深度学习。
3,强大的GPU加速:PyTorch可以充分利用GPU来加速神经网络的训练。这使得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深度学习训练成为可能。
4,丰富的生态系统:PyTorch有一个活跃的社区,提供了大量的教程、模型和工具,可以帮助你快速开始你的深度学习项目。

三、PyTorch的基本组成

1,张量(Tensor):张量是PyTorch中的基础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操作多维数组。你可以对张量进行各种数学运算,比如加法、乘法、转置等。
2,自动微分(Autograd):PyTorch的自动微分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张量运算的梯度。这对于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和参数更新非常关键。
3,神经网络模块(nn):PyTorch提供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块,里面包含了大量预定义的神经网络层和模块,你可以使用这些模块来构建你的神经网络。
4,优化器(optim):优化器用于更新神经网络的参数。PyTorch提供了多种优化器,比如SGD、Adam等。

四、PyTorch的使用流程

1,数据准备:首先,你需要准备你的数据集,并将其转换为PyTorch可以处理的格式。
2,模型定义:然后,你可以使用PyTorch的神经网络模块来定义你的神经网络。
3,前向传播:将输入数据通过你的神经网络进行前向传播,得到输出。
4,损失计算:计算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损失。
5,反向传播和优化:使用PyTorch的自动微分系统计算梯度,并使用优化器来更新神经网络的参数。
6,评估和测试:最后,你可以使用测试数据集来评估你的模型的性能。

五 、简单使用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些简单的训练数据  
x_train = np.array([[3.3], [4.4], [5.5], [6.71], [6.93], [4.168],   
                    [9.779], [6.182], [7.59], [2.167], [7.042],   
                    [10.791], [5.313], [7.997], [3.1]], dtype=np.float32)  
  
y_train = np.array([[1.7], [2.76], [2.09], [3.19], [1.694], [1.573],   
                    [3.366], [2.596], [2.53], [1.221], [2.827],   
                    [3.465], [1.65], [2.904], [1.3]], dtype=np.float32)  
  
# 将numpy数组转换为torch张量  
x_train = torch.from_numpy(x_train)  
y_train = torch.from_numpy(y_train)  
  
# 定义神经网络模型  
class LinearRegression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dim, output_dim):  
        super(LinearRegressionModel, self).__init__()  
        self.linear = nn.Linear(input_dim, output_dim)  
  
    def forward(self, x):  
        out = self.linear(x)  
        return out  
  
# 初始化模型、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input_dim = x_train.shape[1]  
output_dim = y_train.shape[1]  
  
model = LinearRegressionModel(input_dim, output_dim)  
  
criterion = nn.MSELoss()  # 使用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  
learning_rate = 0.01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learning_rate)  # 使用随机梯度下降作为优化器  
  
# 训练模型  
num_epochs = 100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 前向传播  
    outputs = model(x_train)  
    loss = criterion(outputs, y_train)  
      
    # 反向传播和优化  
    optimizer.zero_grad()  # 清空之前的梯度  
    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计算当前梯度  
    optimizer.step()  # 根据梯度更新权重  
      
    if (epoch+1) % 10 == 0:  
        print(f'Epoch [{epoch+1}/{num_epochs}], Loss: {loss.item():.4f}')  
  
# 预测  
with torch.no_grad():  
    predictions = model(x_train)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_train.numpy(), y_train.numpy(), color='red', label='Real data')  
plt.plot(x_train.numpy(), predictions.detach().numpy(), color='blue', label='Predicted data')  
plt.legend()  
plt.show()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LinearRegressionModel,它包含一个线性层。然后,我们定义了损失函数(均方误差)和优化器(随机梯度下降)。在训练循环中,我们执行了前向传播来计算模型的输出和损失,然后执行了反向传播来计算梯度,并使用优化器来更新模型的权重。最后,我们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训练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可视化比较。

<think>嗯,用户想了解Excel中的VLOOKUP函数的用法和参数含义。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VLOOKUP的基本结构。VLOOKUP是垂直查找函数,用于在表格的首列查找指定的值,然后返回该行中指定列的数据。它的四个参数分别是查找值、表格范围、列索引号和匹配模式。 接下来,我得确认每个参数的具体作用。第一个参数是lookup_value,也就是用户要查找的值,比如产品ID或者姓名。第二个参数是table_array,即查找的范围,这里要注意的是,查找值必须位于这个范围的第一列,否则函数无法正确工作。第三个参数是col_index_num,也就是用户想要返回的数据在表格范围中的第几列,这个列数是从表格范围的第一列开始算起的,不是整个工作表的列。第四个参数是range_lookup,决定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通常用FALSE或0来指定精确匹配,避免错误。 然后,用户可能需要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如何使用。比如,假设有一个产品价格表,用户想根据产品ID查找对应的价格。这时候,VLOOKUP就可以在ID列查找,然后返回价格列的数据。同时,要提醒用户注意表格范围最好使用绝对引用,比如$A$2:$C$100,这样在拖动公式时范围不会变化。 可能遇到的问题也需要考虑。比如,如果查找值不在表格的第一列,或者列索引号超过了表格的列数,函数会返回错误。此外,数据格式不一致也可能导致问题,比如查找值是数字,而表格中是文本格式的数字,这时候需要统一格式。还有,当出现#N/A错误时,可能是查找值不存在,或者匹配模式设置不正确,需要检查参数是否正确。 用户可能还会问到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比如部分数据匹配出错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检查是否有多余的空格,或者数据格式不一致,或者表格范围没有锁定导致拖动时偏移。此外,XLOOKUP作为VLOOKUP的升级版,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方便,比如可以向左查找或者返回多列数据,这也是可以提及的内容。 最后,整理步骤,从基础语法到参数说明,再到具体案例,逐步引导用户理解如何使用VLOOKUP函数。同时,提供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帮助用户在实际应用中避免问题。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比较VLOOKUP和其他查找函数的区别,比如HLOOKUP或XLOOKUP,但根据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VLOOKUP本身即可。</think>### Excel VLOOKUP函数详解 #### 一、基础语法与参数说明 VLOOKUP函数的语法为: $$=VLOOKUP(lookup\_value, table\_array, col\_index\_num, [range\_lookup])$$ 包含4个参数: 1. **lookup_value**(必填):要查找的值(如单元格引用或具体值) 2. **table_array**(必填):包含数据的表格范围(必须包含查找列和返回列) 3. **col_index_num**(必填):返回值所在列的序号(从table_array第一列开始计数) 4. **range_lookup**(可选):匹配类型 - `TRUE`/`1`:近似匹配(默认值,需数据升序排列) - `FALSE`/`0`:精确匹配(常用选项) [^1][^2] #### 二、使用步骤演示(工资表查询案例) 假设需要根据员工编号查询工资: 1. 建立查询单元格(如`B12`) 2. 输入公式: ```excel =VLOOKUP(A12, $A$2:$D$100, 4, 0) ``` - `A12`:待查询的员工编号 - `$A$2:$D$100`:锁定数据区域(绝对引用) - `4`:返回第4列(工资列) - `0`:精确匹配 [^2][^3] #### 三、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 错误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 #N/A | 查找值不存在 | 检查数据源或改用`IFERROR`容错 | | #REF! | 列序号超出范围 | 确认col_index_num ≤ 表格列数 | | 部分匹配失败 | 数据格式不一致 | 统一数值/文本格式 | | 结果错位 | 表格未锁定 | 使用`$`符号固定区域引用 | [^3][^4] #### 四、进阶技巧 1. **多条件查询**: 使用辅助列合并多个条件字段 ```excel =VLOOKUP(A2&B2, $D$2:$F$100, 3, 0) ``` 2. **通配符匹配**: `"*"`匹配任意字符,`"?"`匹配单个字符 ```excel =VLOOKUP("张*", $A$2:$C$100, 3, 0) ``` 3. **跨表查询**: 引用其他工作表数据 ```excel =VLOOKUP(A2, Sheet2!$A$2:$D$100, 4, 0) ``` [^1][^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