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直觉意义

这篇博客深入探讨了线性代数中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概念,揭示了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解释了如何通过变换坐标系理解线性变换,并指出特征值反映了变化速度,特征向量则体现了稳定性。文章还讨论了相似矩阵在不同坐标系下的表现,以及如何找到两个相似矩阵间的坐标转换关系。作者批评了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计算规则,呼吁更注重概念的理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部分工科专业在学习现行代数会使用同济大学的教材,这本教材在传授过程中,全程给人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从头到尾都在爱灌输一些莫名其妙的计算规则,所以,你可能在期末考试中考了高分,但仍然不明白现性代数的概念到底在实际中意味着什么,直到工作后,当看到一些四层相似的规则在某个领域中应用的时候,你才会大呼相见恨晚,恨不得从头把线性代数在从头学一变.

对于具有n个不同特征值的线性变换矩阵A来说

设其特征值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转换一下形式:

令P,V分别等于

则上式等价 于:

两边左乘以V的逆,

V是特征值为对角的对角矩阵,而P是由特征向量为列组成的方阵。V为A的相似矩阵,表征同一个线性变换,只是观察的角度有差异。

现在我们可以建立两个世界坐标,第一个坐标是标准的坐标系:

第二个坐标系是由矩阵的特征向量组成的坐标系P:

       

我们尝试分析一下,如果不断的施加线性变换A,同一个向量在如上两个坐标系中描述的坐标各是什么样子

在P世界中的坐标为

    

由于线性变换是用E世界的矩阵A描述的,所以,如果需要对向量v施加A变换,必须将其首先转化为 E世界的坐标系坐标

 根据转换关系:

对v(p)进行一次A变换,相当于对v(e)进行A变换,在转换为P世界的坐标,则

反向推导:

正向推导:

 

所以:

也就是经过m次的A变换后,E世界中的坐标已经面目全非,看不出任何规律,但是从P世界的角度看,向量的变换出奇的有规律,变换后的坐标全部是

的形式:

也就是

也就是经过m此A变换后,以P世界坐标轴描述的坐标沿每个坐标轴方向,长度伸长了对应特征值的

倍,其中i是对应P世界的某个坐标轴

所以,很明显,同一个线性变换,在E世界用很复杂的A来描述,但是在P世界,只要对角阵矩阵V即可描述。变换的特征一眼就能看出来。

以矩阵为例,

它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为:

特征向量是图中红色的部分:

我们将线性变换施加于坐标轴单位向量,得到下图,如图,经过线性变换A, 特征向量长度变为原来的3倍和5倍,方向不变。

经过两次线性变换:

特征向量再次扩大特征值的倍数。

对于任意向量,设其v世界坐标为(2,3),

转换到标准坐标系为

 

 

变换后呢

横纵坐标轴分别变为原来的5倍和3倍,正好是特征值。

现在我们换一个坐标系,看一下同样的线性变换,新的坐标系中的变换矩阵是什么样子

设新坐标系:

其中某点T在原坐标系的坐标为,(5.5,3.3)

经过线性变换后:

坐标变为

则新坐标轴下的线性变换可表示为:

测试等式成立,A`确实是新坐标系下的对等变换:

新的线性变换对应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为:

可见相似矩阵的特征值是相同的,但是特征向量明显不同,这是合理的,而且可以理论推导出,相似矩阵的特征向量之前满足简单的线性变换关系.

特征多项式相同,所以特征值一定相同:

特征向量不同,差着一个线性变换:

验证: ans归一化后得到的特征向量和A矩阵是相同的。

图形仿真的结果和理论推导完全吻合。

最后一个问题,上面已经得到结论,相似矩阵是同一个线性变换,只是在不同的坐标系下的观察角度不同,那么,如果已经知道两个矩阵是相似的(具有相同的特征值),那么有没有办法得到两个矩阵的坐标系呢?

例如:

\\A=P_1^{-1}VP_1\\ B=P_2^{-1}VP_2

A,B是相似矩阵,P_1和 P_2代表两个矩阵到对角矩阵的相似变换.

则存在P,使得:

A=P^{-1}BP

P就应该是B变换对应的坐标系,应该是多少呢?

由:

\\A=P_1^{-1}VP_1\\ B=P_2^{-1}VP_2

得到:

P_1^{-1}VP_1=P^{-1}P_2^{-1}VP_2P

A=P^{-1}BP=P^{-1}P_2^{-1}VP_2P=P_1^{-1}VP_1

所以

\left\{\begin{matrix} P^{-1}P_2^{-1}=P_1^{-1}\\ P_2P=P_1 \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 P=P_2^{-1}P_1\\P=P_2^{-1}P _1\end{matrix}\right.

同理,从B的角度

B=P'^{-1}AP'

P'=P^{-1}=(P_2^{-1}P_1)^{-1}=P_1^{-1}P_2

octave 举例如下:

A=P1^{-1}VP1

B=P2^{-1}VP2

P=P1^{-1}P2

B=P^{-1}AP

B=A\cdot ?\Rightarrow ?=A^{-1}B

相似转移和直接转移。

所以,结论就是这个样子,根据相似矩阵,也可以算得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

不得不说,简单的逻辑蕴含着深刻的对称性原理,数学就是抓住本质的工具, 线性代数是非常有用的一门学科,即便对于非理工科的同学,里面的线性变换,矩阵,特征根,特征向量的概念对于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也有很大作用,可是呢,我们的线代教育上来就先介绍行列式,然后就是灌输一些毫无道理的规则,这对于喜欢对问题追根究底的同学是种折磨。

总结一下:

1.特征值是反映变化速度的量,反映了在多个变化因素里,谁占主导地位,谁决定了变化的速度
2.特征向量是反映稳定性的量,决定了变化的宿命,即决定了它最终向谁收敛。

结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apaofdoudo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