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想休息一下,于是用了一整天的看完在师兄那淘的《硅谷商战》。
本书写于李彦宏创建百度的前两年,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创业之前李肯定对这个行业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和调研,书的内容应该比较深刻;缺点是98年以前,甚至google才创立,现在来看,少了很多精彩的内容。
看完确实也有这种感触,感觉像是上了一堂课,一堂早应该上的课,至少对那几年互联网行业的主要矛盾有了一定的了解。
硅谷像是现代计算机的心脏,为计算机行业源源不断的供应着新鲜血液。创新成为硅谷的一大利器,一个好的idea随时可能创造一群富翁。良好的商业模式和激烈的竞争也刺激着硅谷贡献它的能量。
Microsoft、Netscape、SUN、Yahoo!、AOL、APPLE......数不胜数。各大公司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绝伦的好戏,笑到最后的其实不是某个企业,而是我们的消费者。书中提到,硅谷的一大信条和阿迪达斯的广告语一样“Nothing is impossible”,企业浮浮沉沉,最终其实推动了整个计算机产业的飞速发展。
具体某个示例就不多评价,其实商场如战场,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只不过这种高新技术的产业,更新换代的节奏更快,机遇可能一闪而过。李也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提到,不一定最NB的技术造就最NB的公司,管理其实是在技术之上。
另外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其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吵得这么火热的“云计算”,其实早都有了它的雏形,只不过换了一种提法。SUN公司标榜的“网络就是计算机”其实就是其中的一种说法,真正的核心本质都一样。所以,认识还真应该集大家之所成,见识要更加广一点,才能不会局限自己的思维,回顾历史有时候是件很值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