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加密,解密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使用Vim编辑器时如何通过:X命令加密文件,并且提供了在打开加密文件后如何通过设置密钥来取消加密的操作方法。文章解释了Vim采用的BlowFish加密算法及密钥的存储方式,并指出设置密钥并不会改变缓冲区的内容,从而避免了文件被加密。同时,文章还指出了设置密钥与:wq命令的区别,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况下正确使用这些命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保存文件经常使用:x,有时候由于文本输入使用了大写,导致输入了:X,被强行输入了密码,每次打开还需要密码,烦不胜烦,找到此文并加以修改,感谢原文作者独语者。

然而在使用Vim编辑文件保存时时,有时候可能不小心按了将:x按成:X(shift键未及时按下松开),这时体统会提示:

Enter encryption key:

原来:X命令是加密文本的命令。根据提示输入密钥,然后会再次提示:

Enter same key again:

加密后的文本需要密钥才可查看。

有加密就需要有取消加密,取消密钥需在打开文件后(如果文件已加密,当然需要先输入密钥才能进行如下操作

在命令行模式下:

: set key= 

将密钥赋值为空(必须要有空格)即可。

问题是vim是如何加密文件的?答案是vim采用了BlowFish加密算法(7.3版本),密钥存储在key这个选项中。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遇到一个问题,在设置加密密钥后保存文件,只有用:wq才可以,用:x不可以。看了这两个命令不是完全等价的,查看帮助文档发现::wq是将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入文件,而:x则需要缓冲区内容被修改时才会将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入文件。

由此看来设置密钥不会改变缓冲区的内容,缓冲区的内容就不会被加密存入文件了。

转载自: 独语者
http://www.isayme.org/vim-blowfish-encrypt.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