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大会〈天庭制造〉启示录:如何避免团队决策与执行的两张皮?

“决策的质量不在于决策本身,而在于决策的执行。” 

                                    --拉姆。查兰

周末看喜剧大会的时候,我被一个名为《天庭制造》的节目深深吸引了。在这个小品中,钟工娘娘负责造人,而天庭的产品经理倩儿则代表天庭提出了一系列离谱至极的要求。比如,为了解决地铁拥挤问题,她竟然提出造纸片人的方案;为了解决社恐人群的问题,又提出折叠款的设想。到最后,她竟然还要回到第一版的猿猴造人方案。这些要求简直丧心病狂,让人无法忍受。钟工娘娘的忍耐也终于达到了极限,她一顿疯狂输出,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都宣泄出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品,但它却深刻地映射出了职场中的沟通现状。决策提要求的人和真正做执行的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沟通障碍。就像我们在讨论海外某个项目时遇到的情况一样。项目一线传递了客户的要求:软件代码中不能有中文,甚至客户可能会要求所有软件供应商都必须整改完成后,才能继续推进项目。这个要求给项目中的所有软件供应商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作为其中一个供应商,推断就算是我们完成了要求,其他供应商如果不能完成,整个项目也无法推进。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项目决策权却交到了一线项目经理手上。一线项目经理决定,不管其他供应商如何应对,他负责的项目不能拖后腿。因此,他向后台的研发部门发出了指令,要求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整改。

但是,作为后台的研发部门,为了响应这个需求,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而且,将来很有可能还要改回来。当我们提出这些担忧时,项目一线却认为将来再改回来即可,当下要先满足客户要求,并且不能在各个供应商中被当做典型。他们仍然要求推行这个决策。

于是,执行这个决定的各种后果仿佛都由研发部门承担了。此时的研发部门就像那个可怜的钟工娘娘一样,因为没有决策权只能被动执行,不被理解,心中充满了积怨。这也是各种公司里面前台和后台、产品经理和开发工程师、各种平行部门之间经常出现争吵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非对称风险》一书中提到了一个风险共担原则。即要求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必须共同面对和承担风险。决策方必须要以某种形式承担决策的执行成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决策方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执行方案。如果决策方不承担执行成本,那么就会很轻易地做出一些低效的要求,并且没有耐心和执行部门进行深入探讨。这样的协同沟通方式不仅低效,还会让执行方失去积极性,整个组织的效率就会不断下滑。

毛主席也曾经强调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决策和执行是一体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在做出决策前一定要充分进行沟通而不能简而化之,决策方尤其要注意。

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不是无条件听客户的话,而是要用专业的能力去引导客户,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以上内容如果觉得有收获,记得点赞、再看、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TechLead Studio,原创干货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