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持续讲干货的sean文哥。求职面试相关文章输出暂告一段落,可以关注我去历史文章里回看。
这是一篇老文章。
随着公司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开始引入敏捷研发模式,开始敏捷转型,各角色的工作方式和流程都在发生变化。什么是敏捷测试?和传统测试有什么区别?我们测试有哪些实践来支撑敏捷研发流程?
敏捷没有最佳实践,也没有终点,下面将结合公司近3年敏捷实践介绍测试工作在scrum里的具体一些实践和改进
01
传统测试VS敏捷测试
从各阶段介入时间和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02
敏捷测试宣言
为端到端虚拟团队在质量交付上指明方向
-
全程的测试活动介入 胜于 孤立的测试阶段
-
预防缺陷 胜于 发现缺陷
-
持续性的精准自动化测试 胜于 回归式的全量自动化测试
-
帮助构建最好的系统 胜于 破坏系统
-
团队为质量负责 胜于 测试为质量负责
-
团队为产品负责 胜于 产品为产品负责
03
敏捷测试流程
以两周一个迭代为例各阶段工作流程和规范
04
日常敏捷测试实践
具体落地的实践,供参考
每天工作闭环
-
每天测试进展,包含问题、延期、技术任务进展
-
任务拆分表,测试进展、cc通过、cc及时结果及时反馈
暴露风险
-
有阻塞一小时,及时随时升级
-
站立会、测试进展、敏捷日报 体现
需求评审
-
需求6阶段讨论,3阶段宣贯,提高需求评审效率
-
提前了解需求,带着问题去评审
-
参考 需求评审表 发问
-
做好笔记
任务拆解会(重要)---从转测内容的粒度上有标准
-
将大需求拆分为可演示、可测试、可验收的粒度,一般不超过3天的开发工时
冲刺会
-
关注任务拆分表,任务项是否可测、提测时间是否合理
-
关注你自己对应的开发是谁
技术方案
-
参考开发技术方案评审表
-
做好笔记
测试估时和排期
-
对每个任务项估时要有思考,测试要有侧重点
-
自己统筹整个迭代的测试任务,避免三阶段测试任务扎堆
-
80%测试任务 6阶段完成
测试用例
-
结合开发改动点先制定测试方案
-
用例严格按照模板来编写
-
迭代第一天 用例评审
-
多个测试参与评审
-
引导开发按照测试用例来完成业务编码,尽量一次做对
高效会议
-
提前周知、安排好时间
-
会议前有思考、有准备
-
高度投入,不做其他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写在最后,
敏捷实践受不同公司文化、组织架构、人员认知、技术栈影响,磨合出的测试实践各有不同,以上是部分实践,不全,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你觉得呢?有任何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或留言。
另外,研发质量效能、职级晋升、职业规划等将会持续输出干货。
关于我,二十年QA、测试、敏捷研发、研发质量效能相关经历;历任百度、易宝、艺龙、直客通、蔚来等QA负责人、测试总监及研发质量效能负责人;在求职面试、职业规划、职级晋升、职场生存潜规则、敏捷研发、质量效能领域专业知识和落地实践有相当丰富经验。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也可以联系我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