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应用程序,产生的图像变化都能通过显示器呈现在我们眼前。应用程序把外观变化的信息通过某种机制经由CPU送给显卡,由显卡呈现在显示器上,就是“渲染”。
不同的语言开发出的应用程序渲染的原理不同。
FlashPlayer的渲染是内建机制,无法通过编程人为控制(可借助技巧禁止或出发渲染动作,但渲染动作本身是无法控制的)
FlashPlayer如何“渲染”呢?
我们回到“弹性跑道模型”。
渲染只发生在一帧的最后一个时间片。也即是说每帧只发生一次“渲染”。
如果一秒钟变化10帧,发生10次均匀的渲染(每0.1秒一次),那么这些变化我们看起来就是连续的动画。
FlashPlayer默认每秒变化24帧,因此画面发生的变化我们看起来通常都是流畅的,连续的。
(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是视觉暂留。这就是会动的卡通的基本原理。视觉暂留的时间是0.1秒)
渲染是否如我们上述那样发生呢?
我们做个试验:
我们把帧频(每秒多少帧)设置为1和0,看看帧频=1的时候,画面变化是否有延迟;看看帧频=0(无限大时间内只发生一次)的时候,即便改变画面状态,这种变化也不会呈现到屏幕上。
>源程序:
执行下面的程序,对输入框进行输入的时候,你会发现1秒钟之后,输入的内容才会反映到屏幕里。
如果把frameRate改为"0",那么输入的内容根本不会反映到屏幕上。
这说明渲染的确每帧只发生一次。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Application xmlns:fx="http://ns.adobe.com/mxml/2009"
xmlns:s="library://ns.adobe.com/flex/spark" frameRate="1"
xmlns:mx="library://ns.adobe.com/flex/mx" minWidth="955" minHeight="600">
<s:layout>
<s:BasicLayout/>
</s:layout>
<s:TextInput />
</s: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