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区分清账方式?
在应付账款日常操作中,同一笔发票可能一次性付清,也可能分多次付款,甚至还涉及代扣代缴税款。SAP 事务码 F-44 提供了四种清账策略,选错不仅影响账龄分析,还会让审计和税务合规变得头疼。
二、4 种清账方式速查表
方式 | 一句话理解 | 是否生成新凭证行 | 原未清项状态 | 典型场景 |
---|---|---|---|---|
标准清账 | 一次性结清 | ✅ | 标记为已清 | 付款=发票金额 |
部分支付 | 先付一部分,发票还在 | ✅(付款行) | 保留原未清项 | 分期付款 |
剩余项目 | 付一部分,剩余金额另起一行 | ✅(剩余金额) | 原发票直接清账 | 尾款单独管理 |
预扣税清账 | 只清税,不清货款 | ✅(预扣税凭证) | 视税务配置而定 | 代扣代缴增值税/所得税 |
三、F-44 界面长什么样?
打开 F-44 → 选择供应商 → 进入“处理未清项”屏幕,右上角下拉框即可看到四种方式:
四、实战对比:1000 元发票付 400 元
场景 | 结果示意 | 查看凭证 |
---|---|---|
标准清账 | 1000 元发票 → 已清 | FB03 能看到清账凭证 |
部分支付 | 未清项:600 元(原发票) 已付款:400 元(新增行) | FBL1N 能看到两条未清 |
剩余项目 | 新未清项:600 元(新凭证号) 原发票:已清 | FB03 能看到剩余项目凭证 |
预扣税清账 | 仅税额 100 元被清账,货款 900 元依旧未清 | 税务专用凭证 |
五、实务建议
目标 | 推荐方式 | 理由 |
---|---|---|
快速关账 | 标准清账 | 简单、无尾项 |
保留历史 | 部分支付 | 原发票编号不丢失 |
账龄精准 | 剩余项目 | 剩余金额独立追踪 |
税务合规 | 预扣税清账 | 税额与货款分离 |
六、常见坑 & FAQ
-
Q:部分支付后账龄越滚越大怎么办?
→ 定期用 F.13 做自动清账或转剩余项目。 -
Q:剩余项目生成的凭证号能自定义吗?
→ 不能,但可用号码范围对象 FKK_BELEG 控制前缀。 -
Q:预扣税清账支持中国金税接口吗?
→ 需配合 GoldenTax 增强包,或自开发接口推送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