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开学也两个月了,中间因为一些杂七杂八的恶心的事情,耽误了一个月左右的功夫,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学离散数学,现在也基本学完了,对学习内容、方法、书籍做一下小结。
第一,离散数学到底包含哪些内容?传统的讲法,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有的书籍还包含组合数学、数论、甚至离散概率论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其实每一部分单独开设一门课讲授,都是不为过的,所以想要在一本书中把它们都尽善尽美的表述清楚是不可能的。对于用哪本书,怎么学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我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视频+书籍。视频我完整的看过两个:一个是中科院高随祥老师的离散数学,另一个是吉林大学刘叙华老师的视频。它们对应的书籍是屈婉玲的《离散数学》(04年版)和刘叙华的《离散数学》。我还稍微翻了一下大名鼎鼎的《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第六版,第七版中文会在今年年底出)。下面对其一一进行说明:
高随祥老师的讲课,基本上照本宣科,然后把一些不容懂的地方做一下解释,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解或者理论体系。讲授的内容包含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其他部分讲的还基本可以听懂,代数系统讲的非常差劲。就是听懂了,你也不明白是干什么的。差不多搞懂了里面的所有定理和例题,但是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古代数学3大难题:
1.三等分角问题:将任一个给定的角三等分。
2.立方倍积问题:求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使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二倍。
3.化圆为方问题: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和已知圆的面积相等
为什么不能做出来。
但是这又不能全怪老师,因为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这三大部分内容,一共就上了9天的课,图论内容也只讲了3天。每天讲一下午!可能是中科院的天才少年们真的智力超群,能够跟上,但是我自己这种智商一般的人就觉得很吃力了。讲课内容也是紧扣考试大纲,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比如布尔代数这部分内容,就没有讲(理由就是大纲里没有要求)。但是听完以后,的确能够做出大部分的课后题,至于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就没有时间讲授了。
再说刘叙华老师的课。讲的非常棒!首先他会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发展历史,做出介绍,让人很有兴趣。其次,他对离散数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比如(以下内容均为大意):
“数学是对具体问题
第一,离散数学到底包含哪些内容?传统的讲法,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有的书籍还包含组合数学、数论、甚至离散概率论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其实每一部分单独开设一门课讲授,都是不为过的,所以想要在一本书中把它们都尽善尽美的表述清楚是不可能的。对于用哪本书,怎么学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我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视频+书籍。视频我完整的看过两个:一个是中科院高随祥老师的离散数学,另一个是吉林大学刘叙华老师的视频。它们对应的书籍是屈婉玲的《离散数学》(04年版)和刘叙华的《离散数学》。我还稍微翻了一下大名鼎鼎的《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第六版,第七版中文会在今年年底出)。下面对其一一进行说明:
高随祥老师的讲课,基本上照本宣科,然后把一些不容懂的地方做一下解释,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解或者理论体系。讲授的内容包含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其他部分讲的还基本可以听懂,代数系统讲的非常差劲。就是听懂了,你也不明白是干什么的。差不多搞懂了里面的所有定理和例题,但是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古代数学3大难题:
1.三等分角问题:将任一个给定的角三等分。
2.立方倍积问题:求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使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二倍。
3.化圆为方问题: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和已知圆的面积相等
为什么不能做出来。
但是这又不能全怪老师,因为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这三大部分内容,一共就上了9天的课,图论内容也只讲了3天。每天讲一下午!可能是中科院的天才少年们真的智力超群,能够跟上,但是我自己这种智商一般的人就觉得很吃力了。讲课内容也是紧扣考试大纲,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比如布尔代数这部分内容,就没有讲(理由就是大纲里没有要求)。但是听完以后,的确能够做出大部分的课后题,至于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就没有时间讲授了。
再说刘叙华老师的课。讲的非常棒!首先他会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发展历史,做出介绍,让人很有兴趣。其次,他对离散数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比如(以下内容均为大意):
“数学是对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