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导论笔记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计算机导论笔记
thdwx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六)
将上述五个步骤定义为五个动作,通过算法中的这五个动作就可以找到数据中的最大值。算法是一组明确步骤的有序集合,它产生结果并在有限时间内终止。算法必须是一组定义良好的且有序的指令集合。在数学中,定义良好的函数指的是相同的自变量应该有相同的函数值、对于每一个存在的自变量都应该存在对应的函数值。放在算法中可以理解为,算法对于所有可能的输入都是有效。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有清晰、明白的定义,不能产生歧义。算法必须产生结果,否则算法就是无意义的。这个结果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产生的其他影响。原创 2023-03-09 16:53:06 · 70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二)
计算机行业中使用术语来定义包含数字、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的信息。bit,binary digit的缩写,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它是为了表示数据的不同类型,应该使用位模式,它是一个序列,有时也称为。通常8位的位模式称为。有时用这个术语指代更长的位模式。属于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可以以同样的位模式存储在内存中。原创 2023-03-05 20:26:44 · 119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一)
Alan Turing在1937年首次提出了一种通用计算设备的设想,他设想所有的计算都能在一种特殊的机器上执行,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图灵机。但图灵机只是一种数学上的描述,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机器。原创 2023-02-28 17:21:55 · 1488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四)
网络是一系列可用于通信的设备相互连接构成的。在这个定义里,一个设备可以是一台主机(或称为端系统),比如台式机、计算机等;设备也可以是连接设备,比如路由器(连接网络)或者交换机(连接不同的设备)。原创 2023-03-08 21:12:12 · 174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三)
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组成。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子系统(I/O)、主存储器原创 2023-03-06 21:13:41 · 125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五)
计算机系统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设备,软件是使得硬件能正常工作的程序的集合。计算机软件分为两大类: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使用计算机硬件来解决问题,操作系统则控制应用程序对硬件的访问。原创 2023-03-08 20:47:17 · 105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七)
程序只是调用过程,就像加法,程序只是调用特定指令实现加法,加法过程本身是已经存在的,并不是程序定义的。如果我们考虑过程和操作对象,那么过程式语言的概念就变得更为简单。这种模式的程序分为三部分:对象创建部分、一组过程调用和每个过程的一组代码。有些过程在语言中已经定义,通过这些语言,开发者可以开发新的过程。原创 2023-03-10 23:02:23 · 112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十一)
文件存储在辅助存储设备(二级存储设备)中,在设计一个文件时,关键问题是如何从文件中检索信息。有时需要一个接一个处理,有时需要快速存取一个特定记录。存取的方式决定了怎样检索记录:顺序或是随机。原创 2023-03-16 16:36:36 · 52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十四)
保证文档完整性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指纹。Alice在她的文档底部印上指纹,当接收者拿到文档,将文档上的指纹与接收者有的指纹副本对照,就可以确定文档是否是来自Alice的。文档和指纹对的电子等价物就是消息和消息摘要对。为了保证消息完整性,消息通过一个称为密码散列函数的算法,函数建立消息的摘要。为了检查消息或文档的完整性,Bob再次运行密码散列函数,并比较新的摘要和传输过来的摘要,如果相同,则说明消息没有被篡改。文档和指纹是链接在一起的,消息和消息摘要不需要链接在一起,原创 2023-03-19 20:23:13 · 61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十三)
如果图像是灰度的,那么每个像素可以使用一个8位整数来表示,如果图像是彩色的,每个像素使用3个8位整数来表示,分别代表RBG颜色系统中的一个颜色。在频率掩盖中,一个频率范围的高的声音可以部分或完全掩盖另一个频率范围的低的声音,例如,站在音响旁边就可能听不到别人说话的声音。在无损压缩中,数据的完整性受到保护,压缩解压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完全一样的。,解压是压缩的逆过程,首先从压缩的字符串中取出子字符串(索引和最后一位字符),通过字典将索引还原,再加上最后一位字符插入到还原的字符串中。MP3使用的就是这种技术。原创 2023-03-17 17:29:27 · 68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八)
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工程中的基础概念,软件和其他产品一样,周期性地重复着一些阶段。软件开发完成之后,通常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会修改。可能是由于软件中的bug、设计规则或公司本身发生变化导致的,软件在过时之前会一直重复和这一回路。当软件的效率低下或是用户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后,软件就会由于而失去它的有效性,软件地生命周期就到此停止。原创 2023-03-11 18:04:47 · 512 阅读 · 1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十二)
数据的存储传统上是使用没有关联的文件,有时称平面文件。在过去,组织中的每个应用程序都使用自己的文件。例如,学校里的教务处、财务处等部门都使用它们自己有关学生信息的文件。现在,这些平面文件都被组合成一个实体—数据库。虽然要给出一个广泛接受的数据库定义有一些困难,但我们通常使用下面的定义: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内被应用程序使用的逻辑相一致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原创 2023-03-16 22:54:44 · 502 阅读 · 1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十)
抽象数据类型就是:数据的定义;操作的定义;数据和操作的封装。原创 2023-03-15 21:49:21 · 49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九)
本章讨论两种最简单的数据结构,数组和链表。数据结构是一组具有特殊关系的数据的集合,它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被处理。原创 2023-03-13 12:18:28 · 45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十五)
我的理解是,这是一个无限的递归过程,输入strange程序的输入是另一个strange程序(这个strange程序的输入又是一个strang程序),那么在这整个环节中,任取一个strange程序都与它的输入或是它输入的程序都是等价的。对于如今计算机的速度,我们关心的是程序总体的数量级而不是精确的数字。例如,如果对两个程序,它们有相同的输入,一个执行15次运算,一次执行25次,它们都运行的很快,以至于看不出什么不同;虽然现代计算机中使用的随机存储设备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假定图灵机中的内存是无限的。原创 2023-03-20 18:10:41 · 93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