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有人欢喜有人忧
其实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自AlphaGo完胜人类围棋顶尖高手后,就从未停歇。就在上周,硅谷两大科技巨头——脸书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还因人工智能“开撕”。扎克伯格在一次直播中表示,马斯克此前提出的“A.I.威胁论”看法太消极,对方根本没理解什么是A.I.。两天以后,马斯克在推特上回复网友“跟小扎谈过了,我认为他对人工智能未来的了解太有限”。而上述两位巨头的A.I.舌战,不过是人工智能热潮下的缩影罢了。
最近几年,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每次公开露面,几乎都会表达“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隐忧。与他持类似立场的除了马斯克,还有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等人。
而对人工智能持乐观态度的科技前锋同样为数众多。其代表人物有未来学家、美国奇点大学校长雷·库兹韦尔,他一直醉心于让机器人拥有自主意识的前沿研究,相信人类会利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为自身造福。
清华大学教授王继龙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大致将经历三个阶段,当下仍只是人工智能辅助阶段,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程度非常低,简单升级的空间仍很大。
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渗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将取代人类,导致大面积失业现象的发生。
网友Tom Flaherty表态:我是人工智能的倡导者,人工智能将创造就业机会,并且让智能机器和人类一样聪明。
美国科技网站Venture Beat上的知名专栏作家Blair Frank说,“不要因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而忽略人类现在严峻的失业问题,人类自己的问题不要怪人工智能。”
当然,不管人们持有何种观点,都必将融入纷至沓来的技术浪潮。回顾人类历史,会发现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始终致力于发明和创新,人类永远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
工具和技术可以让人类受益,也可能造成恶劣后果。大水宜疏不宜堵。既然人类与机器注定相伴同行,那么,合理使用技术,始终使其为人类服务,就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内在责任,也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不可推卸的义务。
人工智能VS人类文明,多远才算安全?
人类的足迹从史前文明的丛林中延伸至今,我们自豪地认为,进化所得的智慧任谁也不能取代,所以未来文明也将依然由我们自己亲手书写。然而,AI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自从1956年麦卡赛等一批年轻科学家们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学科以来,人们既为六十多年来AI技术的长足发展而欣喜,又为拿捏AI与人类之间的距离而烦恼。
面对AI的兴起,我们该怎么做?
机器人做任何事都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据美国“国家公共无线电台”官方网站7月17日报道,特斯拉公司兼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在美国全国州长协会会议的第三日,回答内华达州共和党领导人提问时,警告执政者“人工智能AI已经对人类文明构成了重大威胁,急需管理控制”。
与此相似的论断被统称为“人工智能威胁论”,显然,马斯克并非首次提出该论断的知名人士。二十世纪末,对无线技术和数码科技热爱到无法自拔的青年们必然熟悉一本名为《连线》的杂志,它坚持一个前无古人的信念:数字文化是一场革命!而《连线》之父,凯文·凯利就曾指出,“人工智能会是下一个20年中颠覆人类社会的技术,它的力量将堪比电与互联网。”
2014年“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科幻影片《超验骇客》上映之后,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就为《独立》杂志撰文,称“人工智能或许不但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大事件,而且还有可能是最后的事件”。今年4月末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霍金通过视频发表演讲,再次表示“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此后,5月举办的乌镇围棋峰会上,“阿法狗”凭借深度学习技术以3比0战胜柯洁,某种程度上证明了AI存在着未知潜能。
而在7月的美国州长协会会议上,马斯克首先谈到了能源问题,介绍了电动汽车公司和太空旅行项目的进展。当有人问及“在未来,机器人是否会取代每个人的工作”时,马斯克一改玩笑语气,严肃地回答道,“是的,机器人做任何事都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AI需要小心谨慎地预先警戒
然而令人担忧的不仅是就业市场,马斯克指出,人工智能AI是人类文明存在的根本风险,但人们尚未理解这一事实。基于拥有的企业,他可以接触到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在警示,AI是“最可怕的问题”。
“人们应当真正关心AI的存在,因为在未知的黑暗处,AI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谈谈人工智能的罪与罚
人工智能:福祸之争与发展挑战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0-22 09:46:33 发布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