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Android Binder机制

本文详细解析了Android Binder机制,包括其作为进程间通信(IPC)工具的角色、C/S架构,以及驱动实现原理。Binder机制提高了性能和安全性,使得Android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服务于跨进程的系统服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Android开发过程中,Binder的身影无处无处不在,我们编写的程序都使用过Binder机制(例如startActivity的执行过程)但是请问你知道什么是Binder么?在开发过程中你察觉到它的存在了么?

什么是Binder


Biner翻译过来是“胶水“的意思,这个翻译分形象。Binder的主要工作就是淡化了进程边界,淡化了进程间通信的过程。要是想更好的理解Binder就必须从Linux进程谈起。

Linux进程
为了保护进程空间不被别的进程破坏或者干扰,Linux中的进程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所谓的进程隔离。(而且一个进程的内存空间还被分为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二者也是相互隔离的。这里不做探讨)所以在Linux中,进程与进程之间是相互隔离的,而且进程中的用户和内核空间也是隔离的。

也就是说为了安全和独立,一个进程是不能直接操作或者访问另外一个进程的内存空间的。他们之间既然是隔离的,在需要通信、协作的时候就需要使用进程间通信技术(即IPC,也称跨进程通信),我们都知道Android框架是建立在Linux之上的,当然也会面对进程间通讯的问题。

为什么使用Binder

在Linux系统中为了达到进程间通讯的目的,我们可以选用诸如管道、Socket等技术手段,那么为什么Android选用了Binder这种新型的IPC技术,放弃了原有成熟的技术呢?

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 性能角度

由于在移动设备诸如省电等性能的考虑,广泛地使用进程间通讯对于通信机制的性能有严格的要求,Binder相对于传统的Socket、管道方式更加高效。Bi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添码星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