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J1083ACM竞赛之输入输出——getchar()

ACM竞赛之输入输出

时间限制(普通/Java):1000MS/3000MS          运行内存限制:65536KByte
总提交:2593            测试通过:356

描述

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处理。

输入

第一行是一个正整数N,最大为100。之后是多行字符串(行数大于N),  每一行字符串可能含有空格,字符数不超过1000。

输出

先将输入中的前N行字符串(可能含有空格)原样输出,再将余下的字符串(不含有空格)以空格或回车分割依次按行输出。每行输出之间输出一个空行。

样例输入

2
www.njupt.edu.cn NUPT
A C M
N U P Ter

样例输出

www.njupt.edu.cn NUPT

A C M

N

U

P

Ter

提示

以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
在ACM程序设计竞赛中,一道题目的所有测试数据是放在一个文本文件中,选手将一道题目的程序提交给评判系统运行,程序从该文件中读取测试数据,再把运行结果输出到另一个文本文件中。系统把输出文件与标准答案比对,来评判程序编写得正确与否。
ACM现场赛采用的输入输出形式有(1)文件输入、标准输出;(2)文件输入、文件输出;(3)标准的输入输出。而Web形式的ACM程序设计在线评判系统一般采用标准的输入输出,但输入结束有文件末尾标识(EOF),这可以用于确定输入结束。
一、四种基本输入形式
1. 一组输入数据
示例:整数求和
http://acm.njupt.edu.cn/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001
C语法: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b;
    scanf("%d %d",&a, &b);
    printf("%d\n",a+b);
}
注意:输入前不要打印提示信息。输出完毕后立即终止程序,不要等待用户按键。
C++语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b;
    cin>>a>>b;
    cout<<a+b<<endl;
    return 0;
}
2. 多组输入数据,不说明多少组,直到读至输入文件末尾为止
示例:A + B Problem (1)
http://acm.njupt.edu.cn/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084
C语法: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b;
    while (scanf("%d %d",&a, &b) != EOF)
        printf("%d\n",a+b);
}
说明:scanf函数返回值就是读出的变量个数,如:scanf( “%d %d”, &a, &b );如果只有一个整数输入,返回值是1,如果有两个整数输入,返回值是2,如果一个都没有,则返回值是EOF。EOF是一个预定义的常量,等于-1
C++语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b;
    while (cin>>a>>b)
        cout<<a+b<<endl;
    return 0;
}
cin是一个对象,表达式cin >> m >> n在读入发生错误返回0,否则返回cin的地址。

3. 多组输入数据,不说明多少组,以某特殊输入为结束标志。
示例:A + B Problem (2)
http://acm.njupt.edu.cn/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085
C语法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b;
    while(scanf("%d %d",&a, &b) &&(a||b))
         printf("%d\n",a+b);

C++语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b;
    while(cin>>a>>b&&(a||b))
    {cout<<a+b<<endl;}
    return 0;
}
4. 多组输入数据,开始输入一个N,接下来是N组数据
示例:A + B Problem (3)
http://acm.njupt.edu.cn/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086
C语法: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 ,b,n;
    scanf("%d",&n);
    while(n--)
    {
        scanf("%d %d",&a, &b);
        printf("%d\n",a+b);
    }
    return 0;
}
C++语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b,n;
    cin>>n
    while(n--)
    {
     cin>>a>>b;
     cout<<a+b<<endl;
    }
    return 0;
}
二、字符串输入
  对字符串的输入分三种情况:
  1、每个字符串中不含空格、制表符及回车
  这种情况,用scanf("%s",str)是再好不过的了,比如,测试数据中只有两个字符串:abc def
  要读入abc与def,可以这样写:
char str1[1000], str2[1000];
scanf("%s%s", str1, str2);
  2、字符串中含有空格、制表符,但不含回车
  对于这种情况,scanf("%s",str)无能为力,因为scanf用空格、制表符及回车作为字符串的分界符。对于一个含有空格、制表符及回车的字符串,如果用scanf("%s",str)来读,将读到若干个字符串,这个字符串被scanf分开了。
可以用另外一个函数gets。gets函数用回车作为字符串的分界符,比如,有以下的一个字符串:
Hello world!
要读入这个字符串,这样写:
char str[1000];
gets(str);
  这样,str的内容就是"Hello world!"了。另外,gets返回NULL表示出错或end of file。
  3、字符串中含回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题目的说明,程序无法知道哪里是字符串的分界。那么,用scanf("%c",&ch)来读,一边读,一边判断分界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则把当前读到的东西存到一个字符串中。
三、输出处理
在初次接触ACM程序设计竞赛时,可能认为:样例中都是输入数据和输入数据在一起,输出结果和输出结果在一起,可能会开个数组,把每组的结果存起来,等输入完了再一起输出。当遇到不知有多少组测试数据的题,就难以处理了。
其实在ACM程序设计竞赛中,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是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文件中进行的,程序的输入和输出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读入一组数据就输出一组结果,跟先读入所有数据再输出所有的结果,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每当处理完一组测试数据,就应当按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输出操作。而不必将所有结果储存起来一起输出。在处理输出时,一般要注意:每行输出均以回车符结束,包括最后一行。
1. 关于空行(Blank line)
很多题目都要求在输出数据的恰当位置加空行。一个空行就是一个单独的"\n"。这里,有的题目说:“After each test case, you should output one blank line”,而有的题目说:“Between each test case, you should ouput one blank line”。要注意After和Between的区别,因为如果多了一或少了空行,将导致Presentation Error甚至Wrong Answer。
(1)After
这种情况最简单,只需要输出结果后,再加一个printf("\n")或puts("")就行了,就像这样:
int i;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n", a);
    printf("\n");
}
示例:A + B Problem (4)
http://acm.njupt.edu.cn/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087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sum,a;
    while(scanf("%d",&n) && n)
    {
         sum=0;
         while(n--)
         {
             scanf("%d",&a);
             sum+=a;
         }
         printf("%d\n",sum);
printf("\n");
    }
    return 0;
}
C++语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sum,a;
    while(cin>>n&&n)
    {
         sum=0;
         while(n--)
         {
             cin>>a;
             sum+=a;
         }
         cout<<sum<<endl;
     cout<<endl;
    }
    return 0;
}
(2)Between
Between和After不同的是,最后一组结果后面不应该再加单独的"\n",应该像这样:
int i;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n", a);
    if (i != 9)
        printf("\n");
}
由于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测试数据有几组(比如测试数据是以end of file 结束的),用上面的方法就不行了,于是,可以换一种写法:
int a;
bool bFirst = true;
while (scanf("%d", &a) == 1)
{
    if (!bFirst)
        puts("");
    else
        bFirst = false;
    printf("%d\n", a);
}
这样,从第二组测试数据起,在输出每组测试数据的结果之前就会输出一个空行,和想要的效果是一样的。
2、关于空格、逗号以及其他分隔符
这种情况与空行的情况相当相似,处理方法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把"\n"改成相应的分隔符就行了。
3、带格式的字符串输出
有些题目要求输出这样的字符串
abc*****de****f
其中“*”代表空格。
要求是这样的:str1在前5个字符中左对齐,str2在第6到第10个字符中右对齐,str3在第11到第15个字符中右对齐。
可行的做法是,先初始化一个数组,用' '(空格)填充,再在相应的位置填相应的内容。用程序来表述:
01:char str[1000];
02:char str1[] = "abc", str2[] = "de", str3[] = "f";
03:memset(str, ' ', 1000 * sizeof(char));
04:sprintf(str, "%s", str1);
05:str[strlen(str1)] = ' ';
06:sprintf(str + 5, "%5s", str2);
07:str[10] = ' ';
08:sprintf(str + 10, "%5s", str3);
09:str[15] = '\0';
10:puts(str);
关键的部分: 
(1)在调用sprintf后,要清除不恰当字符串结束符(第5,7行);
(2)在恰当的位置添加字符串结束符(第9行)。
4、二维数组的输出
首先要考虑的是数组是按行排列还是按列排列,如果是按行排列,就应该这样写:
int i, j;
01: for (i = 0; i < nRow; i++)
02: {
03:     for (j = 0; j < nCol; j++)
        {
            if (j > 0)
                printf(" ");
            printf("%d", a[j]);
        }
        puts("");
    }
如果是按列,就要把1行和3行交换。
5、模拟屏幕输出
在一些模拟题中,题目要求输出一幅画,只不过这个画是由字符组成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和带格式的字符串输出相似的方法,先开一个字符数组(在这里,是二维数组),然后把数组当成屏幕输出,屏幕的(i, j)点就是数组的(i, j)号元素。最后,输出这个二维数组就行了。
 一般来说,可以输出一个二维字符数组的方法和输出一般数组的方法是一样的,用双重循环来做。不过,可以只用一个循环就可以了,原因是在数组每行的恰当位置(一般是末尾)加了一个'\0',那么,数组的每一行就成了一个字符串,于是,输出程序就变成了:
int i;
char str[100][100];
...
for (i = 0; i < nRow; i++)
    puts(str);

题目来源

NUPT


#include<stdio.h>

//ACM竞赛之输入输出——永远别用fflush(stdin),用getchar()

int main()
{
	int n;
	char str[1000];
	scanf("%d",&n);
	getchar();
	for(int i=0;i<n-1;i++)
	{
		//fflush(stdin);
		gets(str);
		puts(str);
		//puts("");
		puts("");
	}
	gets(str);
	puts(str);
	while(scanf("%s",str) != EOF)
		printf("\n%s\n",str);
	return 0;
}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更短的编码,从而减少存储空间。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字符出现的频率,构建一颗二叉树,使得出现频率高的字符离根节点近,出现频率低的字符离根节点远。然后,对于每个字符,从根节点出发,沿着对应的路径到达该字符所在的叶子节点,记录下路径,作为该字符的编码。 哈夫曼编码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统计每个字符在原始数据中出现的频率。 2. 根据字符的频率构建哈夫曼树。构建方法可以采用贪心策略,每次选择出现频率最低的两个字符,将它们作为左右子节点,父节点的权值为两个子节点的权值之和。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只剩下一个根节点。 3. 对哈夫曼树进行遍历,记录下每个字符的编码,为了避免编码产生歧义,通常规定左子节点为0,右子节点为1。 4. 将原始数据中的每个字符,用它对应的编码来代替。这一步可以通过哈夫曼树来实现。 5. 将编码后的数据存储起来。此时,由于每个字符的编码长度不同,所以压缩后的数据长度也不同,但总体上来说,压缩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 实现哈夫曼编码的关键在于构建哈夫曼树和计算每个字符的编码。构建哈夫曼树可以采用优先队列来实现,每次从队列中取出两个权值最小的节点,合并成一个节点,再将合并后的节点插入队列中。计算每个字符的编码可以采用递归遍历哈夫曼树的方式,从根节点出发,如果走到了左子节点,则将0添加到编码中,如果走到了右子节点,则将1添加到编码中,直到走到叶子节点为止。 以下是基于C++的代码实现,供参考: ```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queue>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nordered_map> using namespace std; // 定义哈夫曼树节点的结构体 struct Node { char ch; // 字符 int freq; // 出现频率 Node* left; // 左子节点 Node* right; // 右子节点 Node(char c, int f) : ch(c), freq(f),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 // 定义哈夫曼树节点的比较函数,用于优先队列的排序 struct cmp { bool operator() (Node* a, Node* b) { return a->freq > b->freq; } }; // 构建哈夫曼树的函数 Node* buildHuffmanTree(unordered_map<char, int> freq) { priority_queue<Node*, vector<Node*>, cmp> pq; for (auto p : freq) { pq.push(new Node(p.first, p.second)); } while (pq.size() > 1) { Node* left = pq.top(); pq.pop(); Node* right = pq.top(); pq.pop(); Node* parent = new Node('$', left->freq + right->freq); parent->left = left; parent->right = right; pq.push(parent); } return pq.top(); } // 遍历哈夫曼树,计算每个字符的编码 void calcHuffmanCode(Node* root, unordered_map<char, string>& code, string cur) { if (!root) return; if (root->ch != '$') { code[root->ch] = cur; } calcHuffmanCode(root->left, code, cur + "0"); calcHuffmanCode(root->right, code, cur + "1"); } // 将原始数据编码成哈夫曼编码 string encode(string s, unordered_map<char, string> code) { string res; for (char c : s) { res += code[c]; } return res; } // 将哈夫曼编码解码成原始数据 string decode(string s, Node* root) { string res; Node* cur = root; for (char c : s) { if (c == '0') { cur = cur->left; } else { cur = cur->right; } if (!cur->left && !cur->right) { res += cur->ch; cur = root; } } return res; } int main() { string s = "abacabad"; unordered_map<char, int> freq; for (char c : s) { freq[c]++; } Node* root = buildHuffmanTree(freq); unordered_map<char, string> code; calcHuffmanCode(root, code, ""); string encoded = encode(s, code); string decoded = decode(encoded, root); cout << "Original string: " << s << endl; cout << "Encoded string: " << encoded << endl; cout << "Decoded string: " << decoded << endl; return 0;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