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日志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inode概念及其作用,包括inode号所包含的文件元信息、inode大小及其对硬盘空间的影响等内容。同时,文章还探讨了Linux系统日志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及日志消息的优先级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基础概念

(1)block块
连续的八个扇区组成的一个block
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
(2)inode 索引节点
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也叫 i节点
用于储存文件元信息

二、inode号

(1)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
文件时间戮
文件group ID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文件的可读、写入、执行权限
(2)系统文件三个时间属性
操作系统用inode号来识别不同文件
对于使用者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便于识别的别名

ctime //最后一次改变文件或目录(属性)的时间
atime //最后一次访问文件或目录的时间
mtime //最后一次修改文件或目录(内容)的时间

ls -i 文件名 //查看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
stat 文件名 //查看文件inode信息中的inode号
(3)访问文件简单的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inode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
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
格式化文件系统时确定inode的总数
使用df -i命令可以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

三、 日志文件系统

1.内核及系统日志由系统服务 rsyslog 统一管理,主配置文件为/etc/rsyslog.conf
2.Linux操作系统本身和大部分服务器程序的日志文件都默认放在目录/var/log/下

通常在/var/og/messages下,记录Linux内核消息及各种应用程序的公共日志信息,包括启动、IO错误、网络错误、程序故障等。对于未使用独立日志文件的应用程序或服务,一般都可以从该日志文件中获得相关的事件记录信息
(1)Linux系统日志消息优先级别

0 EMERG(紧急)会导致主机系统不可用的情况
1ALERT(警告)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
2 CRIT(严重)比较严重的情况
3 ERR(错误)运行出现错误
4 WARNING(提醒)可能影响系统功能,需要提醒用户的重要事件
5 NOTICE(注意)不会影响正常功能,但是需要注意的事件
6 INFO(信息)一般信息
7 DEBUG(调试)程序或系统调试信息等
(2)公共日志文件的记录格式
文件位置:/var/log/messages
1.时间标签:消息发出的日期和时间
2.主机名:生成消息的计算机的名称
3.子系统名称:发出消息的应用程序的名称
4.消息:消息的具体内容

四、 实验

关闭防火墙和保护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etenforce 0
①第一步
vim /etc/rsyslog.conf
在 RULES #模块中设置ssh服务的local等级为local6并设置日志存路径为/mnt/ssh.logs,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要把local7.*前加#注释才能运行local6
②第二步在ssh服务的服务器端配置文件中(/etc/ssh/sshd_conf)修改自定义rsyslog,如下图
vim /etc/ssh/sshd_confi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重启sshd服务和rsyslog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sh连接本机ip再tail -f /mnt/ssh.logs查看日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