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臂运动控制的遗传算法与替代方法
1. 机器人手臂训练数据保存与Q学习问题
在训练机器人手臂拾取玩具时,最后需要保存训练数据,代码如下:
f = open("ArmTrainingFileName", "w")
# open file in write mode
pickle.dump(armTrainer.stateActionPairs,f)
print("Arm Training File Written")
f.close()
重复对不同类型的玩具进行训练,就能让机器人手臂在不同角度下稳定地拾取玩具。具体操作是,先选择机器人要拾取的玩具,将玩具与机器人的角度设为0(比如让玩具最长部分与机器人前部平行),然后发送 GoLearnHand 到 RobotCmd 使机器人手臂进入学习模式。
此前尝试过Q学习来训练机器人,但效果有限。主要问题在于机器人手臂可能处于大量不同的状态或位置,这使得通过反复试验来深入了解某个位置变得非常困难。
2. 引入遗传算法(GAs)
2.1 为什么需要遗传算法
移动机器人手臂需要同时协调三个电机以实现平滑运动,需要一种机制来生成不同的电机运动组合供机器人测试。如果仅使用随机数,效率会很低,可能需要数千次试验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水平。而遗传算法可以尝试不同的电机运动组合,并相互竞争以选出最佳组合,类似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原则。
2.2 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
遗传算法的步骤如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