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tobelost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四书之“大学”学习日记4
诚意:不自欺欺人,坦诚自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正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惧。以上的四种和以下的五种,可见孔子概括能力之强。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原创 2007-05-26 19:44:00 · 501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大学”学习日记1
今天头脑发热!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中的 。不算心得,就回忆所学,写一遍,像孙悟空一样撒泡尿mark一下。注: 绿色为原文, 橄榄为理解, 黑色为废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所提倡的思想在于传播良好的道德,使人民上进自新,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更像是传教士的职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原创 2007-05-22 22:29:00 · 787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大学”学习日记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有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曾想过,也觉得不错,无论听起来还是最终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又有人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实现这一理想社会后,人们会干啥?不是有君子国吗?还是有烦恼,只不过是不同的烦恼。是我们目前向往的烦恼,他们会向往我们的烦恼吗?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于原创 2007-05-24 23:56:00 · 599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大学”学习日记5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家就是国的浓缩版。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将心比心。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以身作则,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此渭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只有仁原创 2007-05-27 23:49:00 · 584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大学”学习日记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的基本思想,是在入门级教材“大学”里就提出来了的。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君子对一切都力求完善。现在似乎变成了贬义,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残忍。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对于定位,标准就是适得其所,人怎么可以甚至不如鸟呢?年纪是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不过我的人生目标,除了太玄就是找不准。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学习知识,应该像加工骨器一原创 2007-05-23 23:35:00 · 566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中庸”学习日记1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因道乃性,道每分每秒都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可分离开来的就不是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管有没人监管约束,君子都要守道。因为就算在这些情况下,道都是存在那里的,不是无道可任为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越隐蔽的地方和越小的细节越能显现或体现道的修为。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我看过众多别人的理解后,自己的理解。因为只有这样理解,原创 2007-05-28 23:52:00 · 486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中庸”学习日记3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反复读,不懂孔子的因果推理。到目前为止,这是最不好懂的一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孔子推崇的君子圣人之道。但也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越来越不明白中庸到底是什么了。道不远人,远人非道。道有普遍性,但也有特殊性。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安分守已,不痴原创 2007-05-30 23:12:00 · 503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中庸”学习日记2
中庸就是恰到好处。中庸近乎是理想的完美的目标。中庸,难。Why?A: 过分与不够都不好。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B: 通常是隐善扬恶,不是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吗?聪明反被聪明误。C: 难怪金庸大师就强调只有如郭靖才能学成上乘武功。D: 修身不容易,要自觉还要有毅力,赴汤蹈火容易,做到中庸难。孔子从各方面多角度一再强调,中庸,不是那么简单。刚才脑子里的一小段辩论:狭义地理解原创 2007-05-29 23:01:00 · 512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中庸”学习日记4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欲速则不达。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这个比喻真是amazing,比“须臾不可离也”形象多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前提是你一定要是材。或者你努力成材。下一篇关于治国的比较长,明天或者后天有空再学。收到两条有趣的短信回复,贴之:请凭此短信速到幼儿园领取棒棒糖一个,擦鼻涕绢一块,开裆裤一条,尿不湿一个,数量有限,送完为止,特此通知。作原创 2007-06-01 00:09:00 · 445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中庸”学习日记5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都是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是人的思想和修养决定了是仁政或暴原创 2007-06-04 22:33:00 · 930 阅读 · 1 评论 -
四书之“中庸”学习日记6
今天神经错乱,让老婆给我做了个鼻膜去黑头。那个鼻膜浆是白色的。涂完后往电脑前一坐,哇,好亮啊!于是我想,黑人的夜视力是不是要差些啊,哈哈~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懦学修身的要求。明哲保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克已复礼。好多东西现在都变味了。还有好多东西正在变。原创 2007-06-06 00:07:00 · 564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名贤集》无缘无故突然想到这两句话。好几天没有出去锻炼身体,也好几天没有学习了。记得小学时候有过膝的雪。昨天凌晨陪老戴吃过宵夜后,体会了到膝的雨。可恶的的士,竟拒载!不过,万一它要是熄在那里,我想我会后悔并觉得不安的。听说最深的地方有八十厘米,两钟内有四千次闪电,幸好我做的亏心事少,总算没被召回,啊哈~从一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用智能陈桥,就原创 2007-06-11 01:10:00 · 630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3
老板老板着个脸,是不是为了威严呢?该庄重时庄重,该随和时随和,这才是中庸嘛。无友不如已者。有歧义: 1)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2) 着眼于别人比自己好的方面。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联系原文后面的“过则勿惮改”,似乎第二种更贴切些。我相信大家都是愿意“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不是大家都太俗,因为人总想往高处走。另外,一个“不如自己的人”,也是相对的,一个人不至于什么都不原创 2007-06-14 00:11:00 · 542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9
宰我问曰:“仁者,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宰予昼寝。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从我粗浅地看来,宰我这个人名字就象他这个人一样,可爱!杀了我?哈哈~宰我,孔子著名弟子,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孔门十哲”之一。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了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原创 2007-07-26 01:11:00 · 694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6
无欲则刚。有贪欲就不可能刚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非尔所及也。连子贡都没有做到的“恕”道,让我想起了这样的话:人多多少少有些虐人与被虐的倾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直以来,我只知道敏有敏捷的意思,老婆的名字意思都理解错了。惭愧!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虽然我讨厌政治,然而原创 2007-07-13 00:18:00 · 576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5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对于大部分人,我觉得是个高标准。不是有笑贫不笑娼吗?国人不是一直被面子问题困扰吗?另外,突然又想到暴发户。贫而乐,富而好礼。前段时间,刚好听到这么一句话:穷不离猪,富不离书。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这样,广告就不复存在了。孤芳自赏是个贬义词吧。孤独是可耻的。不过,对于孔夫子,他的原意应该是希望大家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刻意满足虚荣心。怎么老是替孔夫子找原创 2007-06-27 00:10:00 · 494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6
德治与法治。其实本人对政治一点不感兴趣。不过我们现在推行的主要是法治吧。那我们都是被强迫的。不过这不违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治为什么只是提倡一下呢?因为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吗?还是人心不古,越来越不自觉呢?大脑进化也未必不是可怕的事。今天看到新骗术:用录制的婴儿哭声骗主妇开门再入室抢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跟论语原创 2007-06-28 00:12:00 · 472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9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BS!突然想起一电视剧中王刚演的太监说的一句话来:他是属泥鳅的,又软又滑,还藏得很深!做官的学问,我是永远也毕不了业了。历朝历代中,好象大部分都是因为“为人民服务”而兴起的…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夫子好象认为一个人如果品性好,无功,无过也可。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形象,榜样是重要的,身教原创 2007-07-01 00:01:00 · 503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7
孝。不仅要尽职尽责,更要尽心尽意。“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老子》“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老子》“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东坡怎么看都觉得有点物极必反,阴阳交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看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要看他的公共厕所。 看一个男人的品味,要看他的袜子。 看原创 2007-06-28 23:29:00 · 504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8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一定是个实干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国家,省份,城市 … 地方保护主义。政党,社团,俱乐部 … 拉帮结派。圣人周而不比,凡人比而不周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迂腐而无所作为,只空想不读书那就会浮躁不安而胡作非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是个保守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原创 2007-06-30 01:06:00 · 511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现在背信弃义的多了。这类人会说:人而有信,不知其可也。然而,这两类人似乎都生活得不错。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常听人说:历史在重演。好象这世界上确实没多少新鲜事,万变不离其宗,万事万物皆有道。不过,孔子无论如何不知道我可以用电脑打字骂他。哈哈~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不是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吗?朋友的祖先,敌人的可敬佩的祖先,我是要去谄下的。越来越发现仁者见仁,原创 2007-07-01 23:43:00 · 625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2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对别人不必过分苛求,但我想对自己或者对自己在乎的人不然。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有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是能这样洒脱的,少,不是要团结人吗?忽然又想起前几天聚会上,有人说,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林SIR答,那是会喝酒的人骗不会喝酒的人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感情方面,如果大家都这样中庸的话,我想,琼瑶就得写点别的,韩剧也没人看了。感情是最原创 2007-07-04 00:01:00 · 665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3
仁的表现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里仁为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原创 2007-07-05 00:46:00 · 574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1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里子有了,面子也是要的;就算没有里子,面子也还是要的。Tax Payer的钱,不浪费白不浪费。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幸好丛林生物不是君子,要不,估计都死光光了。谈恋爱时,君子往往被女子所称道,又往往被女子所抛弃。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好象是孔庆东教授吧,他原创 2007-07-02 23:58:00 · 674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4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为什么儒总让人想到迂腐呢?孔夫子不是告诉我们要会变通的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白话文解释里的经典注解: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却一心想看“三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第二原创 2007-07-05 23:04:00 · 625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5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就是孝的一些具体表现,尊敬,体贴,关心。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距离产生美”。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这也是距离的作用吧。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现在可物质多了,谁都想少奋斗三十年。我是幸运的原创 2007-07-09 00:25:00 · 598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想起了小学学过的文章《骆驼和羊》,(那个台湾教授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小时候多背就是了!),骆驼和羊都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点,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如果连缺点都看不到,又何从改起?另外,人都喜欢自我安慰,给自己找借口开脱,那个孔庆东教授说其实阿Q精神是国际化的!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小故事,两个相邻的囚犯,因为手被枷锁固定了,本来饿得慌,眼看着眼前送来的饭菜就是没法入原创 2007-07-17 00:16:00 · 641 阅读 · 0 评论 -
四书之《论语》学习日记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原注解: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小原创 2007-07-18 00:11:00 · 70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