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详细的解释,请根据NMEA协议自己解析
一条$GPGGA 语句包括17个字段:语句标识头,世界时间,纬度,纬度半球,经度,经度半球,定位质量指示,使用卫星数量,水平精确度,海拔高度,高度单位,大地水准面高度,高度单位,差分GPS数据期限,差分参考基站标号,校验和结束标记(用回车符 <CR>和换行符 <LF>),分别用14个逗号进行分隔。该数据帧的结构及各字段释义如下:
$GPGGA, <1>, <2>, <3>, <4>, <5>, <6>, <7>, <8>, <9>,M, <10>,M, <11>, <12>*xx <CR> <LF>
$GPGGA:起始引导符及语句格式说明(本句为GPS定位数据);
<1> UTC时间,格式为hhmmss.sss;
<2> 纬度,格式为ddmm.mmmm(第一位是零也将传送);
<3> 纬度半球,N或S(北纬或南纬)
<4> 经度,格式为dddmm.mmmm(第一位零也将传送);
<5> 经度半球,E或W(东经或西经)
<6> 定位质量指示,0=定位无效,1=定位有效;
<7> 使用卫星数量,从00到12(第一个零也将传送)
<8> 水平精确度,0.5到99.9
<9> 天线离海平面的高度,-9999.9到9999.9米 M 指单位米
<10> 大地水准面高度,-9999.9到9999.9米 M 指单位米
<11> 差分GPS数据期限(RTCM SC-104),最后设立RTCM传送的秒数量
=====================================
4、 Recommended Minimum Specific GPS/TRANSIT Data(RMC)推荐定位信息
$GPRM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hh <CR> <LF>
<1> UTC时间,hhmmss(时分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前面的0也将被传输)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前面的0也将被传输)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前面的0也将被传输)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真北为参考基准,前面的0也将被传输)
$GPGSV,(1),(2),(3),(4),(5),(6),(7),…(4),(5),(6),(7)*hh(CR)(LF)
各部分含义为:
(6)方位角(000~359度);
这个方位角,就是相对正北方的的角度。 可以同过这个角度,实现指北针。
$GPGGA,(1),(2),(3),(4),(5),(6),(7),(8),(9),M,(10),M,(11),(12)*hh(CR)(LF)
(10)大地椭球面相对海平面的高度(-999.9~9999.9,单位:m):-7.0m;
这个就是 所谓的 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