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vllm启动大模型的并发数

vLLM大模型并发数计算方法

🧠 一、影响 vLLM 并发请求数的关键因素
请添加图片描述

🔍 二、实时查看当前并发请求数 / 队列情况

vLLM 本身有监控接口与日志输出,可以直接观察:

1️⃣ 查看日志输出

在你运行命令的终端或日志文件(例如你用的)

nohup python3 -m vllm.entrypoints.openai.api_server ... > vllm_server.log 2>&1 &

然后查看日志:

tail -f vllm_server.log

你会看到类似:

INFO [Engine] num_requests_running=12 num_waiting=5 max_num_seqs=128

解释:
• num_requests_running: 当前正在执行的请求数量
• num_waiting: 正在排队等待的请求数量
• max_num_seqs: 最大可同时运行请求数(来自你的配置)

2️⃣ 查看 HTTP 监控接口(推荐)

vLLM 启动后自带一个监控 API:

GET http://localhost:8000/metrics

执行命令查看:

curl http://localhost:8000/metrics | grep vllm

输出会包含 Prometheus 格式的监控指标,比如:

vllm_running_requests 32
vllm_waiting_requests 8
vllm_num_finished_requests_total 1052
vllm_gpu_memory_usage_bytes 73400320000

这几个指标直接告诉你当前:
• 有多少请求在运行
• 有多少在排队
• GPU 显存占用情况

你可以把这些 metrics 挂在 Prometheus + Grafana 做实时监控。

3️⃣ 代码中查看(OpenAI 兼容接口)

如果你在用 OpenAI 接口调用:

openai.api_key = "none"
openai.base_url = "http://localhost:8000/v1"

vLLM 会在负载过高时返回:

{
  "error": {
    "message": "Server busy, please retry later",
    "type": "server_overloaded"
  }
}

这表明当前已经达到 max-num-seqs 上限。

⚙️ 三、手动配置或限制最大并发请求数

1️⃣ 设置最大序列数

在启动命令中添加参数:

--max-num-seqs 128

👉 表示最多同时处理 128 个请求(包括生成和等待的 token 序列)。

2️⃣ 设置显存使用率上限

--gpu-memory-utilization 0.9

👉 vLLM 会在达到 90% 显存时拒绝新请求,自动排队或返回 “busy” 错误。

3️⃣ Nginx 层限流(上层防护)

在你的反向代理层可以加上:

limit_conn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addr:10m;
limit_conn addr 20;
limit_req zone=req_limit_per_ip burst=5 nodelay;

👉 限制每个客户端最多并发 20 个请求,超过的直接拒绝。

📈 四、估算最大可并发请求数

经验公式(粗略):

Nmax≈GPU_显存(GB)×利用率上下文长度×0.001 N_{max} \approx \frac{GPU\_显存(GB) × 利用率}{上下文长度 × 0.001} Nmax上下文长度×0.001GPU_显存(GB)×利用率

例如:

参数 值
显存 80 GB
利用率 0.9
每请求上下文 2000 tokens
单 token KV cache ≈ 1 KB
⇒ 每请求占显存 ≈ 2MB

计算:
Nmax≈80×0.9×10242≈36,864≈36个请求(单卡) N_{max} ≈ \frac{80 × 0.9 × 1024}{2} ≈ 36,864 ≈ 36 个请求(单卡)Nmax280×0.9×102436,86436个请求(单卡)

多卡(TP=4)约可达 120~150 个并发请求。

✅ 总结:查看并发能力的几种方式

请添加图片描述

<think>嗯,用户想了解vLLM部署大模型时的启动参数配置。从问题描述来看,用户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可能是开发或运维人员,正在尝试部署大语言模型服务。用户提到"启动参数配置指南",说明需要的是实操性指导而非理论介绍。 关于vLLM启动参数,需要从几个核心维度来组织:首先是模型加载相关参数,这是基础;然后是推理服务参数,涉及并发和性能;最后是部署优化参数,这对生产环境很重要。用户可能特别关注如何平衡吞吐量和延迟,以及如何节省显存。 注意到用户引用了站内资料[4]提到vLLM的发展,说明用户对技术趋势也有一定了解。不过当前问题非常具体,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参数解析上。需要提醒用户注意Tensor并行等分布式参数对硬件的要求,这是实际部署时容易踩坑的点。 在参数说明中要强调几个关键点:--tensor-parallel-size必须匹配GPU数量,--max-model-len受限于显存,--quantization能显著降低资源消耗但可能影响精度。这些都是在文档中需要特别标注的实用技巧。 最后考虑设计相关问题:用户下一步可能会问性能调优或监控,也可能遇到OOM问题,所以补充了显存优化和错误处理的问题。还加入了与推理API交互的内容,因为配置完服务后实际调用是自然延伸。</think>以下是vLLM部署大型语言模型的启动参数配置指南,结合关键参数说明和最佳实践: --- ### **核心启动参数详解** ```bash python -m vllm.entrypoints.openai.api_server \ --model <模型路径或HuggingFace ID> \ # 必填项 --tensor-parallel-size <GPU数量> \ # 如4张GPU填4 --max-model-len <最大上下文长度> \ # 如8192 --quantization <量化方式> \ # 可选awq/gptq --dtype <精度> \ # 如float16/auto --gpu-memory-utilization <0-1> \ # 显存利用率,默认0.9 --enforce-eager \ # 禁用CUDA Graph(调试用) --trust-remote-code # 信任自定义模型代码 ``` --- ### **关键参数说明** 1. **模型加载 (`--model`)** - 支持本地路径(`/path/to/model`)或HF模型ID(`meta-llama/Llama-3-70b`) - 示例:`--model Qwen/Qwen1.5-72B-Chat` 2. **分布式推理 (`--tensor-parallel-size`)** - 设置GPU数量实现张量并行,需匹配物理GPU数 - 如4卡运行:`--tensor-parallel-size 4` 3. **上下文长度 (`--max-model-len`)** - 默认从模型配置读取,手动设置可覆盖 - 调整公式:`max_model_len = min(模型支持上限, GPU显存容量)` - 示例:`--max-model-len 4096` 4. **显存优化 (`--gpu-memory-utilization`)** - 控制显存预留比例(默认0.9=90%) - OOM时尝试降低:`--gpu-memory-utilization 0.8` 5. **量化加速 (`--quantization`)** - 支持AWQ/GPTQ量化模型(需预先转换) - 示例:`--quantization awq`(搭配AWQ模型使用) 6. **精度控制 (`--dtype`)** - `float16`(默认)| `bfloat16` | `auto` - Ampere+显卡建议:`--dtype bfloat16` --- ### **生产环境推荐配置** ```bash # 4卡A100运行Qwen-72B量化模型 python -m vllm.entrypoints.openai.api_server \ --model Qwen/Qwen1.5-72B-Chat-AWQ \ --tensor-parallel-size 4 \ --quantization awq \ --max-model-len 6144 \ --gpu-memory-utilization 0.95 \ --port 8000 \ --log-level info ``` --- ### **调试技巧** 1. **显存不足(OOM)** ```bash # 降低显存利用率 --gpu-memory-utilization 0.8 # 减少并行规模 --tensor-parallel-size 2 ``` 2. **兼容性问题** ```bash # 禁用CUDA Graph(解决算子兼容) --enforce-eager # 信任自定义模型 --trust-remote-code ``` 3. **日志诊断** ```bash --log-level debug # 输出详细推理日志 ``` --- ### **服务调用示例** 启动后通过OpenAI兼容API访问: ```bash curl http://localhost:8000/v1/completions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 '{ "model": "Qwen1.5-72B-Chat-AWQ", "prompt": "量子计算的核心原理是", "max_tokens": 100 }' ``` --- ### **性能优化建议** - **批处理优化**:vLLM的PagedAttention支持动态批处理,无需额外参数[^1] - **长文本处理**:结合`--max-model-len`与`RoPE`缩放技术提升长上下文能力[^1] - **多模态扩展**:通过`Visualized-BGE`方案扩展向量检索能力(需定制开发)[^1] > 注:vLLM的异步调度机制自动优化吞吐量,常规场景无需手动调整批处理参数[^4]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onkeyKing.sun

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打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