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成都高校演讲 预测10年内中国将有诺奖者

杨振宁的学习之道
杨振宁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冲突中学习的观点。他还对比了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了建议,并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产生诺贝尔奖得主。

《神秘的宇宙》开启学习物理大门

    演讲最初,杨振宁用一本书引起了满座学生的兴趣。

    “我在读初中时,在校图书馆看到一本《神秘的宇宙》。它对于我后来钻研物理学有决定性影响”,杨振宁说,该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初的30年物理学界的三次大革命,建议大家翻一翻,一个多小时就可看完。

    杨振宁一边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一边穿插传授学习方法。

    他说,即便是四五岁的小孩,也能够在过马路时判断自己是否会被车撞到。这说明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己所不知道的能力,即直觉。

     他特别提出:“当你的直觉所告诉你的,与老师、书本告诉你的不一致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的时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对直觉的修正,达到新的境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

     点评中西方教育异同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1945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根据自身的中西方学习经验,杨振宁为预备或已经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出“点子”。对于“一些优秀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却遇到困难”的现象,杨振宁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教育以训导为主,而美国是启发为主。”

     “我在西南联大时念书念得很好,到美国后也有一段困扰的时间”,杨振宁建议用“渗透性”学习法来克服这种不适应。美国大学举办专业性讨论会,有的学生反映听不懂。“第一次听不懂,第二次去听就懂得更多一点,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懂了”,他鼓励说。

     此外,杨振宁建议准备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出国前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美国的年轻人很骄傲,想要“让你自己认为比不上他”,你能否克服这种情况?二是能否适应美国大学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三是向那些已经在美学习的学生问询经验。

     中国10年内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学生提问环节,面对“我国大学生、中学生每年在国际竞赛中都会获得重要奖项,可为什么现在我国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疑问时,杨振宁表示:“在中国本土上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指日可待,20年内一定会出现。这个预计还不太乐观,应该说10年之内就会出现。”

     最后,杨振宁将自己总结学习经验分享给在场大学生:要注重新现象, 新方法,少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自己找题目;有好想法,不轻易放弃;要解决基本问题。

     他将三句话送给年轻学生:
发现自己的兴趣 培养自己的兴趣 发展自己的兴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