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de ssh 造成 服务器 负载(load average) 过高

本文分享了一次使用VSCode通过SSH进行远程开发时遇到的问题:远程服务器(Ubuntu 16.04)在VSCode断线重连后出现严重卡顿现象。作者发现尽管CPU负载不高,但vscode-server进程导致负载飙升至20+。关闭VSCode客户端和服务端后,服务器恢复正常。疑似vscode-server在断线重连时进入不可中断睡眠状态,引发服务器性能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vscode)ssh远程开发。 远程主机是一台linux 服务器(ubuntu 16.04) 。

期间vscode 断线之后,重新连接,发现 服务器卡的很厉害,于是查看了一下 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其中 负载达到20+,我的天!

但是CPU 负载并不是很高,只有7.6% 。确实是一个怪事儿。

仔细想想,最近也没干什么事情啊┓( ´∀` )┏ ,莫非不是vs code 惹的祸 ?

于是把vs code客户端给关掉,把 vs code 服务端(上图中 vscode-server)给杀掉。

嗯,这下天下太平了。

 

复盘一下:

    vscode ssh 断线重连,导致vscode-server 造成服务器卡顿,在仔细瞅一下上图,在state(S) 一栏有好几个大写的红色的D

(uninterruptible sleep),莫非是这个原因?有待进一步验证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排查服务器卡顿的原因 请问服务器性能优化 排查延迟或卡顿的常见原因”。这翻译成英文是:“I want to troubleshoot the cause of server lag. What are the common reasons for serve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nd troubleshooting latency or lag?” 根据系统级指令,我需要: 1.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格式。 2. 独立公式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3. LaTeX语法正确。 4. 使用中文回答。 5. 生成相关问题。 6.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此外,在用户可见层,回答要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参考的站内引用: - 引用[1]: 错误排查笔记(一)——客户反馈使用服务器突然出现明显延迟卡顿应该如何排查与解决方案。... [^1] - 引用[2]: 如果Linux服务器突然访问卡顿变慢,负载暴增,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出Linux性能问题所在?... [^2] 这些引用是关于服务器性能排查的,所以我应该整合这些信息到我的回答中。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服务器卡顿的原因和排查方法,所以我需要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指南来帮助用户。 回答结构: 1. **引言**:简要介绍服务器卡顿的常见原因和排查的重要性。 2. **逐步排查指南**:提供一步一步的排查方法,包括命令和工具。 3. **常见原因**:列出常见的原因,如CPU、内存、磁盘、网络等。 4. **优化建议**:给出性能优化的建议。 5. **生成相关问题**:在末尾添加相关问题。 由于用户提到了“服务器性能优化”,我应该包括优化部分。 整合引用: - 引用[1]是关于错误排查笔记的,我可以提到参考这些笔记。 - 引用[2]是关于使用十条命令快速诊断性能问题,我可以基于这个提供具体命令。 例如,Netflix的十条命令包括:uptime, dmesg | tail, vmstat 1, mpstat -P ALL 1, pidstat 1, iostat -xz 1, free -m, sar -n DEV 1, sar -n TCP,ETCP 1, top。 我需要确保回答真实可靠,所以我将基于标准Linux性能排查知识。 使用中文回答。 数学表达式:用户问题中没有明显的数学内容,但如果有涉及,比如计算负载平均值,我会使用$...$。例如,负载平均值可以用$load average$表示。 现在,构建回答: - **标题或开头**:直接回应问题。 - **步骤**: - 第一步:检查系统负载。 - 第二步:检查CPU使用率。 - 第三步:检查内存使用。 - 第四步:检查磁盘I/O。 - 第五步:检查网络。 - 第六步:检查进程。 - 每个步骤提供命令,如top, vmstat, iostat等。 - 引用引用[2]的内容。 在末尾添加相关问题。 最终结构: 1. 介绍常见原因。 2. 详细排查步骤。 3. 优化建议。 4. 相关问题。</think>### 服务器卡顿原因排查与性能优化指南 当服务器出现卡顿或延迟时,这通常是由于资源瓶颈(如CPU、内存、磁盘或网络过载)引起的。作为系统管理员,快速诊断问题根源至关重要,以避免服务中断。本指南基于Linux环境(如CentOS或Ubuntu),提供结构化排查方法,并结合常见优化建议。参考Netflix性能工程团队的快速诊断方法[^2],我将从最紧急的排查步骤开始,逐步深入。确保您有root权限执行命令。 #### 常见卡顿原因概述 服务器卡顿的根源往往集中在以下方面: - **CPU过载**:负载导致进程排队,表现为$load\ average$值持续于CPU核心数(例如,4核服务器$load\ average > 4$)。 - **内存不足**:内存耗尽触发swap交换,磁盘I/O激增,延迟显著上升。 - **磁盘I/O瓶颈**:磁盘读写延迟(如$await > 10ms$),可能由坏扇区、RAID故障或过度I/O请求引起。 - **网络拥堵**:带宽饱和、丢包率(如$packet\ loss > 0.1\%$)或DNS解析延迟。 - **进程异常**:单个进程(如数据库或Web服务)资源泄漏,导致CPU或内存占用暴增。 - **系统配置问题**:内核参数不当、文件系统错误或定时任务失控。 接下来,我将带您一步步排查。每个步骤使用简单命令,一分钟内可完成初步诊断[^2]。 #### 逐步排查卡顿原因 请按顺序执行以下命令,实时监控服务器状态。建议在SSH会话中操作,避免影响生产环境。 1. **检查系统整体负载** 运行`uptime`命令,查看负载平均值($load\ average$)。如果1分钟值持续于CPU核心数,表明CPU压力大。 ```bash uptime # 输出示例:load average: 5.2, 4.8, 3.1 (表示1/5/15分钟负载) ``` 如果负载,立即进入下一步。参考错误排查笔记(一)的负载分析部分[^1]。 2. **诊断CPU使用情况** 使用`mpstat -P ALL 1`监控所有CPU核心的使用率。关注$\%user$(用户进程)和$\%idle$(空闲率)。如果$\%idle < 10\%$,表示CPU饱和。 ```bash mpstat -P ALL 1 # 每1秒刷新一次,按Ctrl+C停止 ``` 同时,运行`top`命令查看占用CPU最的进程(按P键排序)。 ```bash top ``` 如果发现异常进程(如Java应用占用90% CPU),记录其PID以便深入分析。 3. **检查内存和swap使用** 执行`free -m`查看内存情况。如果$used$接近$total$且$swap$使用率,表明内存不足触发交换,导致磁盘I/O延迟。 ```bash free -m # 显示内存(MB单位) ``` 进一步用`vmstat 1`监控内存压力: ```bash vmstat 1 # 关注si(swap in)和so(swap out)列,值>0表示频繁交换 ``` 内存泄漏常见于数据库(如MySQL)或缓存服务[^1]。 4. **分析磁盘I/O性能** 运行`iostat -xz 1`检查磁盘延迟。关注$await$(平均I/O等待时间)和$\%util$(磁盘利用率)。如果$await > 20ms$或$\%util > 80\%$,磁盘是瓶颈。 ```bash iostat -xz 1 # 每1秒刷新 ``` 使用`dmesg | tail`查看内核日志,检查磁盘错误(如"I/O error")。 ```bash dmesg | tail ``` 常见问题:RAID故障、SSD磨损或文件系统满(用`df -h`检查)。 5. **监控网络流量** 执行`sar -n DEV 1`查看网络接口流量。关注$rxkB/s$和$txkB/s$(接收/发送速率),如果接近带宽上限(如1Gbps网卡约$125MB/s$),网络可能拥堵。 ```bash sar -n DEV 1 # 监控网卡 ``` 检查丢包率: ```bash sar -n EDEV 1 # 关注rxdrop或txdrop ``` 如果使用云服务器,还需排查安全组或防火墙规则。 6. **定位异常进程** 运行`pidstat 1`跟踪进程资源占用。结合`top`结果,分析可疑进程的CPU、内存和I/O。 ```bash pidstat -d -u -r 1 # 监控进程的磁盘、CPU和内存 ```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进程的$\%CPU$持续过,用`strace -p PID`跟踪系统调用。 完成以上步骤后,您应能识别出主要瓶颈。如果问题复杂,可结合错误排查笔记(二)的详细方法[^1]。 #### 性能优化建议 基于排查结果,实施针对性优化: - **CPU优化**:限制进程资源(如`cgroups`)、升级CPU核心或优化代码(如减少循环)。 - **内存优化**:增加物理内存、减少swap使用(调整`/etc/sysctl.conf`中的`vm.swappiness=10`)或优化应用缓存。 - **磁盘优化**:使用SSD替换HDD、优化文件系统(如`ext4`或`XFS`)、定期fsck检查或升级RAID。 - **网络优化**:启用TCP BBR拥塞控制、增加带宽或使用CDN。 - **整体优化**: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定期检查、调整内核参数(如`net.core.somaxconn`)并确保系统更新。 #### 注意事项 - **安全第一**:在生产环境执行命令时,避免负载命令(如`stress`测试)导致雪崩。 - **日志分析**:结合`/var/log/syslog`或`journalctl`查看历史错误。 - **预防措施**:定期备份、设置警报(如Zabbix)并参考错误排查笔记(三)的应用优化方案[^1]。 如果上述步骤无法解决,可能是硬件故障或深层配置问题,建议联系专业支持。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