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下ARMV8 lowlevel_init

本文介绍了lowlevel_init函数的实现细节,该函数用于设置临时栈,调用非常早期的初始化函数s_init,完成基本的启动任务。它不涉及DRAM设置、使用全局数据、清除BSS或尝试启动控制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owlevel_init:

#include <asm-offsets.h> #include <config.h> #include <linux/linkage.h>

ENTRY(lowlevel_init)  /*   * Setup a temporary stack. Global data is not available yet.   */ #if defined(CONFIG_SPL_BUILD) && defined(CONFIG_SPL_STACK)  ldr w0, =CONFIG_SPL_STACK #else  ldr w0, =CONFIG_SYS_INIT_SP_ADDR #endif  bic sp, x0, #0xf /* 16-byte alignment for ABI compliance */

 /*   * Save the old LR(passed in x29) and the current LR to stack   */  stp x29, x30, [sp, #-16]!

 /*   * Call the very early init function. This should do only the   * absolute bare minimum to get started. It should not:   *   * - set up DRAM   * - use global_data   * - clear BSS   * - try to start a console   *   * For boards with SPL this should be empty since SPL can do all of   * this init in the SPL board_init_f() function which is called   * immediately after this.   */  bl s_init  ldp x29, x30, [sp]  ret ENDPROC(lowlevel_init)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U-Boot中timer_init初始化位置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U-Boot的启动流程和相关代码结构。 U-Boot的初始化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arch级的初始化,然后是板级初始化。timer_init通常属于板级或CPU相关的初始化步骤,可能是在lowlevel_init或者更早的阶段被调用。不过具体位置可能因架构不同而有所变化。 接下来,我应该考虑不同架构的情况,比如ARM、PowerPC、RISC-V等。例如,在ARM架构中,U-Boot的启动流程会执行一系列的init_sequence_f数组中的函数,包括timer_init。但这里可能是指特定板级的timer_init,比如在board_init_f阶段调用的。 另外,我需要确认是否timer_init是在启动阶段的早期,比如在relocate_code之前还是之后。通常,基础外设的初始化会在relocation之前完成,但timer可能因为需要用于延时或看门狗而在较早阶段初始化。 可能还需要查看具体的板级支持包(BSP)代码,比如在arch/arm目录下的相关处理器代码,或者board/目录下的具体板级代码。例如,对于某些SoC,timer的初始化可能在lowlevel_init.S中,或者在spl阶段就已经完成。 另外,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找到timer_init的调用位置。可以建议通过代码搜索,在U-Boot源码中查找timer_init函数的调用链。例如,在common/board_f.c或common/board_r.c中的init_sequence数组里可能有相关条目。 还需要注意,某些平台可能将timer_init作为weak函数,允许板级代码覆盖它。因此,具体的实现可能位于arch下的某个目录,或者板级目录下的某个文件中。 总结一下,timer_init的位置取决于具体的架构和板级实现,但通常在板级初始化阶段,可能在init_sequence_f中的某个步骤被调用,或者在lowlevel_init中直接初始化。需要具体分析目标平台的代码结构。</think>在U-Boot中,`timer_init`函数的初始化位置与具体硬件平台和代码实现相关。以下是关键步骤解析: --- ### **1. 初始化流程定位** U-Boot的初始化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 **板级初始化前期** (`board_init_f`) - **板级初始化后期** (`board_init_r`) `timer_init`通常属于**前期初始化**,用于为后续操作(如延时、超时控制)提供时钟基础。 --- ### **2. 代码位置分析** #### **(1) ARM架构常见路径** 对于ARM平台,`timer_init`通常出现在以下位置: - **文件**: `arch/arm/cpu/armv7/start.S` 或板级代码(如`board/厂商名/板名/板名.c`) - **调用链**: ```c start.S → _main → board_init_f → init_sequence_f[] → timer_init() ``` 其中`init_sequence_f`是初始化函数数组,定义在`common/board_f.c`中。 #### **(2) 其他架构** - **PowerPC**: 通常在`cpu/ppc4xx/start.S`或板级代码中调用。 - **RISC-V**: 可能在`arch/riscv/cpu/start.S`或SoC特定目录下。 --- ### **3. 代码示例** 在`common/board_f.c`的初始化序列中,可能包含如下定义: ```c static init_fnc_t init_sequence_f[] = { ... timer_init, /* 初始化定时器 */ ... }; ``` --- ### **4. 如何手动验证** - **步骤1**: 在U-Boot源码中搜索`timer_init`函数 ```bash grep -rnw 'timer_init' arch/ board/ drivers/ ``` - **步骤2**: 检查`init_sequence_f`或`init_sequence_r`数组,确认是否包含`timer_init`。 --- ### **5. 典型场景** - **场景1**: 使用DM(Driver Model)的平台,定时器驱动可能通过`driver/clk`或`driver/timer`实现。 - **场景2**: 旧版代码可能直接在板级文件的`board_init()`中调用`timer_init()`。 --- ### **总结** - **核心位置**: `timer_init`通常位于`board_init_f`阶段的初始化序列中。 - **依赖关系**: 具体实现因芯片架构(ARM/PowerPC/RISC-V)和板级设计而异。 - **调试建议**: 通过代码搜索或跟踪启动日志(`CONFIG_LOG`启用)确认调用路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